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1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晃之間,我已經在講臺上度過十七個春秋了。十七年春華秋實,十七年歲月流轉。在這十七年的光陰中,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逐漸成長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歡、稍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雖不是桃李滿天下,卻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學子。我秉持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以一顆赤誠之心,心懷感恩,努力學習,勤勉工作,忠于職守,愛崗敬業。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褒獎,也說明了這一職業的重要意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則闡明了教師的重要作用。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幾位教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譚其軍老師是我兒時的授業恩師。在我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他正好教我們的語文課。譚老師風趣幽默,學識淵博。他帶領我們走進語文的大千世界,手把手地教我們寫字,帶領我們朗讀課文,陪我們一起玩耍做游戲。此外,他幾乎每天都會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我們收獲了無限的快樂,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崔云鶴老師是我的中學語文老師。崔老師身材高大,文質彬彬,知識豐富,尤其是他一手剛勁瀟灑的粉筆字,令我們欽佩不已。他教學嚴謹,說話做事雷厲風行,對同學們要求嚴格,賞罰分明。在參加學校的活動中,崔老師總能處處以身垂范,身先士卒,給我們樹立起一個榜樣來。同學們怕他,卻又對他無比地欽佩。
進入阜陽師范學校后,胡延齡老師是我們的語文老師。我真是有幸遇上了這樣一位好老師。當時,胡老師即將退休,而且患有高血壓、眩暈癥等疾病。按理說,他完全可以申請休息,或者隨便上上課,應付應付就行了。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相反,胡老師顯現出了比一般年輕教師還高的工作熱情。他早出晚歸,盡職盡責,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仔仔細細地批改每一次的作業。哪怕是我們寫的毛筆字作業,他也認認真真地批改。他不僅傳授我們知識,還教我們如何做人,告誡我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要錘煉師德,善于學習,積極探索,關愛學生,做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至今,胡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誨,以及他的一言一行,我都清晰地記憶在腦海中。
師范畢業后,我分配到了家鄉的小學任教,有幸和兒時的幾位老師成了同事。為了使我盡快地適應教學工作,靈活地駕馭課堂教學,他們對我的業務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幫助我備課,指導我板書,教給我與學生相處的經驗,甚至走進我的課堂聽課,又及時地給我反饋指導。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來指導我幫助我,為的是讓我早一點勝任教育教學工作。那娓娓動聽的語言,如涓涓細流進入了我的心田,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愛與殷切的期盼,為我的專業成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這幾位老師是我人生之路上的“貴人”,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教師。他們沒有光輝耀眼的成績,他們淡泊名利,忠于職守,精于業務,樂于奉獻,甘為人梯。他們用純潔無私的師德、淵博豐富的知識、高尚正直的人格熏陶教育著每個孩子,使他們終身受益無窮。他們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兼備的.好老師,能夠成為這樣的好老師,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標。我深深知道,自己在各方面還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專業化成長的進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上許多的困難。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面對困難,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克服它、戰勝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學習,刻苦工作,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著力加強師德修養,提升業務素養,做一名受社會認可、學校肯定、學生喜歡的“四有”好教師。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2
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而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雅思貝爾斯認為:“人類的將來,取決于本真教育的成功。”德育就是一種本真的教育,是對人靈魂的教育。縱觀現今的高等教育,大多將關注重點放在知識教育、技藝傳授之上,而忽視了德育的育人功能,教書而不育人、授業而不傳道,這對社會的未來發展十分不利。高校應該把“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作為教育之本,作為教育工作開展的標尺。
要因事而化。思想政治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教育的最終落腳點,要順應學生成長規律,了解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個體差異性,以便調整施教手段,有的放矢;要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突破口,既適應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狀況,又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現狀,對受教育者進行合理引導。因事而化,就是要高校德育根據德育的相關“規律”做出調整,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達到成風化人的效果。
要因時而進。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能一成不變,唯有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才能因時而變與時俱進。教育依靠外在的教學工具將客觀的知識外顯于人內化于心,課堂教學是實施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進行系統性教育;要從教學實踐中探索規律,不斷總結凝練,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戰能力;要重視抓好德育的輔助渠道,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因勢而新。縱觀中外德育史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出,德育既有持續的生命力又有強烈的時代感,每個階段的德育都有著鮮明的時代意義。如漢代董仲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主張由王者承天意對人們實施道德教育,這種提法契合當時的時代需要,一方面既維護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另一方面又維持了安定的社會秩序,試圖讓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這種思想主張不僅對西漢王朝的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不斷更新德育內容,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其中,賦予德育更加鮮活的生命力。同時,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賦予德育更新的時代氣息。
高校德育不是德育整個階段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要打破分段式教育觀念,將德育與個人成長的各個階段有機融合,實現德育終身化,從而構建良好的社會道德系統。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3
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千百年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保衛祖國西部邊陲這塊遼闊富饒的疆土。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濟、團結奮斗,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才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新疆精神,澆鑄起各族人民今天美好生活的幸福大廈。
回顧新疆的發展歷程,什么時候團結一致,什么時候就眾志成城、興旺發達;什么時候不團結,什么時候就一盤散沙、任人欺凌。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召喚。
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國13億人民的共同意志所系。
惟有把民族團結緊緊抓在手上,堅持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我們才能為新疆的社會穩定打下堅實基礎,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根本保障。
新疆的教師要以“民族團結、從我做起”的責任擔當,為學生樹立榜樣、為社會樹立標桿。認真學習和大力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解發生在不同學生間的矛盾和問題,帶頭開展不同民族師生間交朋友結對子活動,走動互動、融洽感情,推動全社會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團結、人人維護民族團結的生動景象。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4
“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
培養合格可靠的接班人,是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需要,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活力的需要,是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偉大進程的需要。
做好青少年的培養和教育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黨以來,多次強調“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寄語廣大青少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
新疆各級老師肩負著培養合格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要始終把培養青年人才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努力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萬計的高素質人才,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持久動力。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5
新中國成立不久,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國運昌則民族興。歷史早已昭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及其每個成員的利益密切相關,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合則強、分則弱。
看看當今世界一些國家分裂解體后動蕩不已、人民飽嘗不幸的現實,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國家統一是各族人民最大的福祉,國家分裂是各族人民最大的禍患。
新疆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歷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艱苦奮斗、共同開發建設的歷史。
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神圣職責和共同愿望,對于任何分裂祖國的陰謀都要予以最嚴厲的打擊。
新疆各級各族教師作為文化水平高、鑒別力強、受人尊敬的群體,要擔負起歷史的責任,從我做起,堅決做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的踐行者、推動者和帶頭人,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國家和民族的關系,提高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6
向師德高尚的老師學習。高尚的師德是成為“四有好老師”的先決條件。師德高尚的老師,自覺地將自己的職業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不管是身處繁華的城市,還是身處貧瘠的山區,他們都視職業如生命,待學生勝兒女。在災難面前,他們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撐起一片安全島,在榮譽面前,他們主動謙讓用實際生動詮釋人民教師的美好境界。而更多的師德高尚的老師,則是默默無聞職盡責,全心全意教書育人。向師德高尚的老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心存信念,不忘初心,扎根三尺講臺,奉獻青春與生
向業務精湛的老師學習。當“四有好老師”,不能沒有精湛的教育教學藝術。因為,光有髙尚的師德,沒有精湛的技藝,再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業務精湛的老師都是勤于學習勤于鉆硏的老師。教育理念、教學實踐、育人策略、信息技術等等,都是學習的內容。不管學歷高低,不管條件好壞,他們都如似渴,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特別是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人人身處信息化浪潮之中,學習更是成為老師們的“必修課”。向業務精湛的老師學習,就是要習他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全身實在在地走專業成長路。
當“四有好老師”是我們全體老師的共同目標,是黨和國家對老師的殷切期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教育與教師承載著重要使命。相信只要我們能把學習擺在首位,就一定不負重托,一定能成為“四有好老師”!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演講稿篇7
20__年5月12日,我們__第二小學再次組織全體教師共同學習了,站在國家發展、民族復興、構筑中國夢的高度關心教育戰線、教師隊伍和學生,講話切合教育實際,內涵豐富,感人至深,就如何做一個好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對廣大教師寄以殷切期望,也繪就了整個中國教育事業的美好藍圖。作為教師應任勞任怨、嚴于律己,時刻牢記人民公仆身份,實踐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精神。通過這次學習,我越來越感覺到一名教師的職業責任感。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反思并及時更正自己的不足。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有扎實學識,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教師要不斷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不斷更新,不學習就會落伍;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很多,教師不努力學習,就不可能指導學生的學習,就不指滿足學生求知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學習,教給他們治學的態度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嚴謹篤學,身體力行。教師要努力鉆研教育業務,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
第二,要有仁愛之心,要熱愛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我把它當作我從教的最高準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情。教師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從心里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平時也就會主動和老師交流思想,遇到問題,也會主動征求老師的意見。同時老師遇事要冷靜,不要隨便發怒,以威壓人,處事要盡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過的,對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現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使現在一些學生負擔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個性。優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順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陰影。這就更要求我們廣大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每一位學生,用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學習、生活。
第三,要有理想信念,廣大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
第四,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總之,我將以黨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做一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四有”好教師。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15310.html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1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