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料庫語言學研究論文 篇一
語料庫語言學研究論文
一、研究基礎:語料語言學庫研究范式
利用語料庫研究語言或者語言變體就是語料庫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形成了獨特的研究范式,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各種語料庫為包括閱讀在內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可從中提取大量的語言素材,創造真實語境,擺脫了傳統教學的一些弊端?;谡Z料庫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詞匯、句法和語篇。下面我們從這三個方面簡述語料庫研究的思路。詞匯是指詞素、單詞、連續的短語和詞塊等。這是語料庫研究的優勢所在。在詞匯方面,Sin-clair通過對nakedeye的探討提出了語料庫中詞項分析的思路。具體來說,在詞匯分析時,首先檢索一個或者多個詞項,在索引行中觀察分析詞項的搭配情況,概括詞匯的搭配關系,歸納出與詞項有關的類聯接。然后基于這些形式上的分析可進一步探索詞項的語義傾向問題以及詞項的感情色彩等語義韻問題。語言句法層面研究關注的焦點是句法結構,或者稱為型式。在語料庫研究范式下,對句法結構的研究需要對語料庫中的語料進行詞性標注,并使用正則表達式進行復雜檢索以深度挖掘。目前研究最多也是技術操作上最為成熟的句法結構為類聯接。類聯接是句法層面的“結伴關系”,包括詞的類聯接、詞組或短語的類聯接、詞類或語法類的類聯接,是“搭配的更高層次,與語言的句法層面有密切關系”。通過類聯接不僅可以探討語義韻等語義方面的問題,還可以研究某些結構所體現的社會文化屬性,從而洞察語言的語體和語用等方面。
二、基于語料庫語言學的讀寫教學模式構建
(一)悉尼學派基于語類的讀寫教學法
前兩個階段側重閱讀教學,而后兩個階段重點是寫作教學。所有四個階段處于循環中。在設定的真實的情景中,教師與學生磋商、互動以充分理解閱讀文本,同時學生不斷獲得教師關于語類的知識,直至能夠單獨完成語篇的寫作。
(二)語料庫語言學視角下的讀寫教學模式構建
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在語料庫語言學框架下有方法和技術上的保障,再加上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語類理論的堅實理論基礎,在基于語類的讀寫教學法中引入語料庫和語料庫方法具有極大可行性。因此,我們提出構建語料庫語言學視角下基于語類的讀寫教學模式。在此教學模式中,閱讀教學包括前后相連的兩個階段:建構知識場和建立語篇模式。在前一個階段,對于閱讀文本,通過語料庫工具的詞表生成功能和主題詞生成功能,獲得其詞表/詞簇表和主題詞表,觀察詞表/詞簇表,尤其是主題詞表,通過主題詞獲得文章的語場方面的信息。當分析多個閱讀文本時,則能更好體現語料庫及語料庫技術的優勢。建立語篇模式階段則更多的依賴傳統的方法,但可以運用基于語料庫的方法檢索、分析我們提出的假設。寫作教學包括合作創作語篇和獨立創作語篇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充分利用閱讀教學中習得的詞匯、句法以及語篇知識,體現了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合作創作語篇是為獨立創作語篇做準備。在寫作教學階段,語料庫及其技術主要在獨立創作語篇階段介入,用于分析學習者的文本,特別是當分析多名學習者獨立創作的語篇時。寫作階段的分析將用于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體現了寫作對閱讀的反撥作用。這樣,讀、寫就構成一個循環。在流程圖中,語料庫對大學英語讀寫教學的作用被充分發揮。主要體現在四種情況:①是指語料庫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第一,在閱讀階段,在閱讀之前,亦可在閱讀之后,通過語料庫工具(如AntConc)的詞表功能和主題詞功能,獲得其詞表/詞簇表,通過語料庫工具的鏈接功能在語境學習重點單詞或者詞組,必要的時候輔以從其他大型語料庫中提取的相關單詞或者短語的例句,進行詞匯的拓展練習。也可以觀察詞表/詞簇表和主題詞表,通過主題詞推測文本的主旨大意,即獲得語場方面的信息。第二,在閱讀之后,對于語篇中顯著的銜接連貫、語境特征或者互動性等語篇特征,教師可以在課前檢索并導出檢索結果,經過必要的整理,然后在課堂上師生一起探討課文的語篇特征,或者教師根據檢索內容提出一些關于課文語篇特征的。假設,由學生課后通過精細閱讀尋找例證。第三,為學生選擇同一主題的課后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借助語料庫工具(如Range)的詞表功能,進行詞表對比,保證閱讀材料的詞匯難度與課文一致。當分析多個閱讀文本時,語料庫及語料庫技術具有絕對的優勢。②是指語料庫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在獨立創作語篇階段,教師基于學生的作文自建語料庫,借助語料庫及其技術,分析學習者的作文,并針對突出問題提取有關句段,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必要的寫作指導。另外,也可以進行在線寫作(如句酷批改網),在線寫作借助網絡語料庫批閱學生的作文,并給出各種點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依據點評并借助其網絡語料庫詞典功能進行修改。這是語料庫在寫作教學中最成功的運用。③是指語料庫在實現閱讀促進寫作過程中的作用。在進行合作創作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同一主題的閱讀材料,并基于寫作主題運用語料庫的方法進行一定的詞匯、句型、語篇等方面的語言輸入。④是指語料庫在實現寫作反撥閱讀過程中的作用。通過對學生作文的語料庫分析,歸納學生在詞匯(如詞匯分布情況、表明銜接連貫的連詞使用情況、表明詞匯復雜程度的平均詞長)、語法(如表明句子復雜程度的平均句長、從句數)以及語篇(如銜接連貫、語境特征、互動性)等方面的不足,這些不足就是接下來閱讀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新建立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極大地發揮了語料庫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讀、寫的相互促進,提高讀寫教學的效果。但是語料庫方法不能完全取代精細分析,應該把兩者結合,各取所長。
(三)教學實施
為了初步檢驗以上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我們運用此教學模式在廣州某高校級非英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班級(均為42人)第二學年第二學期進行了一個學期的教學。首先,對比了這兩個班級的高考英語成績,t值檢驗表明這兩個班級實驗前的英語水平無顯著性差異。然后在實驗班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實施一個學期的教學。另外一個班級為參照班,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三、結語
在嘗試構建的語料庫語言學視角下的讀寫循環教學模式更能體現語言行為的概率性等特點,克服了原有教學方法在語言輸入數量不足、語言輸出評估手段低效率等方面的不足之處。我們雖然構建了語料庫語言學視角下的讀寫教學模式,但是此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明確化、細化,通過進一步的實踐增加其實施的可操作性,以提升其推廣的價值。經過初步的教學實驗,新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尚需進一步的教學實驗,以檢測其效果,并不斷完善。
語言學概論論文 篇二
語言學概論論文4
韓語作為東方語系的一支,中國鄰邦的語言,與英語等西方語系相比,無論在發音和詞匯上,都更為接近漢語,對中國人的學習還是很有優勢的。下面分幾個部分,簡單介紹一下韓語的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助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臂之力。
? 詞匯
韓語詞匯基本由漢字詞,固有詞和外來語構成。而漢字詞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D漢字詞‖,顧名思義,就是由漢語轉化為的詞語(由于中韓兩國從古至今的鄰邦關系,韓國在語言上受到了漢語的多方影響)。這些詞語的特點是,一個韓語對應一個漢字,比如D??‖分別對應D學‖D?!?,
D??‖分別對應D生‖D活‖,那么D??‖就是D學生‖了。這些與漢字相關聯的詞語,構成了我們記憶詞匯的基礎,也是讓大腦熟悉韓語的最快途徑。有了一定的漢字詞積累,便可以在遇到一個新詞時,通過聯想與之對應的漢字,猜測其含義。比如D??‖對應D大門‖,聯系我們前面舉的例子D??(學校)‖,那么D???‖就是D大學?!簿褪荄大學‖的意思,而D??‖就是D校門‖了。這樣的漢字詞在韓語的高級詞匯中出現的更為普遍,很多韓國本國人和西方學習者覺得很難的詞語,對我們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比如D????‖對應的漢字就是D一舉兩得‖。建議大家從一開始就養成記錄漢字詞的習慣,了解每一個韓字對應的是哪個漢字,雖然在最初階段會感到有些麻煩,但是你很快就會感受到,這絕對是一個事半功倍,回報多多,舉一反三,令你融會貫通的好方法!
除漢字詞外,韓語主要由固有詞和外來語組成。固有詞,就是地道的韓國本土語言,這類詞一般都很短,兩到三個字,比英語那一長串的單詞可好記多了,多讀幾遍自然就能記住。而外來語是指除中國外,從其他國家借鑒過來的詞語。這些詞以音譯為主,根據英語翻譯的居多,因此讀起來非常有趣,它們多是些高科技用語和新生事物的名稱。這類詞的好處在于學習了韓語的同時,還幫你復習了英語,法語,德語……特點是一般比較長,超過5個字以上的詞基本上都是外來語了,讀音和其他的韓語詞有明顯的區別。不過別擔心,這樣的詞并不多,見到一個消滅一個即可。
在學習的最初階段,你大可以不必區分一個詞語究竟屬于哪個陣營,無論采取那種手段,只要將它們背下來就好。但是建議你在入門之后,大概一個月左右,將學過的詞進行一下簡單的分類,這是第一步,然后努力去探索每一類詞語的特點。詞匯既然是人發明的,必然符合一定的思維規律。你可以試著自己去總結,或者把自己當成語言的創始人,這樣的思考會讓你站在一個高度上去看待詞匯。會讓你在那個看似毫無聯系,浩如煙海的詞匯世界中發現一條細細的線索,沿著它走下去,前方的道路便明朗的多。即使你在思考之后一無所獲,但是這個思維的過程讓你對單詞加深了印象,至少已經記住了這些單詞。
有的同學可能會抱怨單詞背了很多遍依然記不住。這在初級階段非常正常,因為你的大腦還沒有適應這套文字系統。其實只要你的大腦開始適應這種新的文字符號,記憶就會開始變輕松了,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到兩個月左右。所以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啊。
總結: 漢字詞占據了韓語詞匯的半壁江山,是我們大量擴充詞匯,猜測生詞含義的基礎。固有詞短小精悍,多讀幾遍即可搞定。外來語讀起來很有趣,通??梢砸鸫竽X的興奮,并且可以聯系英語等其他外語幫助記憶。
? 語音
韓語為表音文字,也就是說看到一個字,便可以根據它的構成拼讀出來,不像漢語一樣還需要單獨的拼音系統。這種表音文字的好處在于,一旦你記住了音標,那所有的韓語你都
可以讀了,雖然你可能一個字也不認識。一個韓字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元音,輔音和收音,收音由部分輔音來擔任。其中元音21個,輔音19個,共40個音標。它們的很多音與漢語極為相似,個別音標經過一段時期的練習也可以完全掌握。一般來說,一個星期之后,記住所有的音標,讀出所有的韓語,是不成問題的。
與漢語相比,韓語對唇形和口腔肌肉的緊張度要求比較嚴格,特別是在送氣音和緊音方面。這些音讀起來并不難,在學習發音的最初幾課,每個人都能說的很好,問題在于進入到課文的學習后,對發音規范的意識便放松了。建議大家在三個月之內要時刻提醒自己復習發音規則,鞏固發音,如果在初級階段,有5天沒有接觸韓語,那一定要從發音開始復習。因為發音一旦定型,以后再改,是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的,而且不標準的發音對于你的聽力也有一定的影響。希望大家能在最初階段辛苦一些,為將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語音學習的方法方面,建議大家準備一面小鏡子,一邊看著自己的口型,一邊對照老師的進行練習。因為你自己感覺的動作并不一定是你真正做出的動作,特別是對于你看不見的嘴唇和舌頭。如果在課堂上感到難為情,不好意思照鏡子的話,也可以回家打開電視,找一部韓劇,在欣賞優美劇情的同時也請注意一下他們的唇部變化,現在要將你的動作向他們統一了。也可以找韓國朋友幫助練習,建議最好找說首爾(漢城)標準語的女生。因為女生的發音相對清晰,很適合初學,而且女生也比較有耐心。
1. 音韻特點(??? ??)
韓國語是一種字母文字,共有40個字母,其中元音21個,輔音19個。由單個元音或者輔音和元音構成音節,再由音節構成單詞。說話時,語音并不是一個一個孤立的發出,而是連續的發出的。這樣的韓國語語流中一個語音往往受臨近語音的影響,發生一些變化,主要有連音化、輔音同化、腭化、送氣化 緊音化、中間音等音變現象。
2.形態特點(??? ??)
從形態方面來看,首先韓國語的助詞、詞尾非常發達(??? ??? ?? ???? ??)。韓國語屬于膠著語,膠著語是指在詞干后添加助詞或詞尾等語法形態素來表示語法關系或形成單詞的語言。例如:
(1) ?? ?? ?? ???. (他吃得很多)
(2) ??? ?? ?????. (哲洙稱贊你了)
(3) ??? ?? ??? ?? ??. (1加2等于3)
(4) ? ?? ?? ???? ?? ???. (餓了很長時間,多吃點吧)
(5) ??? ?? ?? ??? ??. (天氣好的時候去旅行吧)
在這些例句中?、?、?、?‘等是助詞和?、?、?‘等是詞尾。如果把這些助詞和詞尾刪去,就不能表達句子原來的意思。韓國語中,詞干后所附著的助詞和詞尾的數量和種類非常多,大部分重要的語法關系,都是靠這些助詞和詞尾來表示的,這種黏著性特征可以說是韓國語最顯著的特點。
其次韓國語中的接頭詞和接尾詞發達。????(長子)、???(老師)、???(不規則)‘等單詞中的`??、?、?‘等都是接頭詞或接尾詞。韓國語中此類接頭詞或接尾詞非常多,其中漢字接頭詞或接尾詞也占相當大的比例。
3.句法特點(??? ??)
從句法上看,世界上的語言按照 DS‖(主語)、DV‖(謂語,韓國語稱為敘述語)、DO‖(賓語,韓國語稱為目的語)的排列順序的不同大致有六種語序,其中常見的是:SOV、SVO、VSO。韓國語的語序是SOV, 即D主+賓+謂‖。此外,韓國語的語序比較自由。
(1)?? ??? ??? ??.(昨天哲洙去了學校)
(2)??? ?? ??? ??.(昨天哲洙去了學校)
(3)??? ??? ?? ??.(昨天哲洙去了學校)
(4)?? ????? ?? ???.(我在圖書館借書了)
(5)?? ?? ????? ???.(我在圖書館 借書了)
(6)????? ?? ?? ???.(我在圖書館借書了)
這三個句子的意義是一樣的。但是,語序的自由只是相對的,不能隨意調換句子成分的位置。某種句子成分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例如謂語通常出現在句末,修飾詞必須在被修飾詞的前面出現等。另外,韓國語的疑問詞可以不出現在句首。 例如:
(1)? ?? ??? ?? ??? ( 為什么昨天沒來 學校?)
(2)?? ??? ? ?? ??? (為什么昨天沒來學校?)
(3)??? ???? ??? ???? (什么時候 開始上課?)
(4) ???? ??? ??? ????(什么時候開始上課?).
以上的例句都是正確的句子。韓國語一個句子中主格 助詞(?/?) 或賓格助詞(?/?) 可以出現兩次。象 ??? ?? ??.‘和 ??? ??? ??‘這樣的句子。 ???‘在意義上直接修飾的是?‘,所 以,可以把 ??‘ 叫做間接主語,把 ??‘ 叫做直接主語。
.活用特點(??? ??)
韓國語的主語、賓語等成分經常省略,有時謂語也可省略。例如:
(1)?? ???? (吃飯了嗎? 主語省略)
(2)?? ? ????.(已經都讀完了! 主語 賓語省略)
(3) ?? ???????(什么時候回國? 主語省略)
(4) ? ??? ??? ??? ??????(為什么要辭退努力工作的人? 主語省略)
(5) ??? ???? ?? ??? ??? ???.(想來的話先跟我聯系一下。 主語省略)
(6) —- ?? ??(去哪兒? 主語省略)-???.(回家。 主語 謂語省略)
5. 韓國語的敬語極為發達。(???? ??? ???? ??.)
韓國語的敬語按照尊敬對象的不同可劃分為主體敬語法(?????)、客體敬語法(?????)和聽者敬語法(?????)。按照尊敬的方式可劃分為直接敬語法(?????)和間接敬語法(?????)。
(1)????? ???? ?? ?????. (媽媽把飯給了民浩。 ?????)
(2)??? ???? ??? ???. (民浩把飯給了媽媽。 ?????)
(3)??? ???? ?? ?????.(民浩把飯給了弟弟。 ?????) 直接敬語法是直接對對方表示尊敬,例如:??? ???
??‘間接敬語法是通過尊敬對方的?家‘?時間‘?話‘等對對方表示尊敬,例如? ?? ??? ?????‘
敬語的實現方法也多種多樣,大致有如下幾種:
①通過詞匯的變化,如:??―????(吃) ?―?(家)
②通過助詞或詞尾,如:???―????(?????) ?/?C?? ??―?等 ③通過派生接尾詞―? 等
此外,韓國語中,性和數的概念不嚴格,這一點與英語不同。韓國語中性的差異沒有在語法形態上反映,雖然也有復數表現形式但使用不嚴格,表現方式也是不規則的。韓國語中,一般在名詞或代詞后 面
加D?‖表示復數概念,有時D?‖可以省略,但為了強調復數概念最
好還是使用。有些詞使用前后并無明顯的意思變化。如 D??‖ 和D???‖.
(1)?? ??? ???? ??? ?? ???.(我的妻子正在廚房做飯)
(2)??? ??? ???.(公園里樹很多)
(3)??? ???? ???.(公園里樹很多)
(4)??? ??? ???? ????.(我們想到韓國留學)
(5)???? ??? ???? ????. (我們想到韓國留學)
例句(1)中的? ??‘不是?我們的妻子‘的意思,而 是?我的妻子‘的意思。例句
(2)和(3), (4)和(5)的意思沒有多大差異。
韓國語的時態不明確,雖然現在時態與過去時態的差異比較明顯,而將來時態與兩者的區別不大。例如:
(1) ? ?? 3? ??? ????.(那件事三年后可以完成)
(2) ? ?? 3? ??? ?? ???. (那件事三年后可以完成)
韓國語特征
一、句子:
1,韓文是以動詞結尾的語言,它的主要句子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 2,修飾語放在被修飾語前面.
3,省略句子主語的現象較多.
二、詞:
1,韓文是助詞,詞尾發達的粘著語.
2,敬語系統發達.
3,沒有語法方面的陰,陽性區別.
三、音節:
韓文音節分首,中,尾三部分.
1,忌諱詞頭首音出現閃音或輔音群.
2,對詞末尾音節出現的輔音有限制.
四、音韻:
1, 有元音和諧現象.
2, 有松音,送氣音,緊音的區別.
五,詞匯:
1,詞匯的種類:
A,不變詞:體詞:名詞,代詞,數詞;
修飾詞:冠詞,副詞;
獨立詞:感嘆詞;
助詞: 格助詞,補助詞;
B:可變詞: 謂詞:動詞,形容詞.
2,詞的來源:
固有詞:韓語原有的本國詞:
外來詞:絕大部分來于中國,通常稱之為漢字詞,是以漢字為基礎構成而讀音是韓國語讀音的漢源韓字,這部分詞很多,在現代韓語中占有比例較大.因此,韓國語中普遍存在著固有詞和漢字詞的雙重系統,包括數詞.
固有詞,漢字詞
如:國家:?? ??
人:?? ?
5 ?? ?
這些詞有些能互換,有些不能互換.
其次是從法語以外的其他語言中吸引來的詞.如英語,日語等.
如:
電腦:???
韓國人對外來詞的態度。外來詞, 顧名思義, 不是老祖宗用過的單詞。 外來詞的范圍比較廣, 泛泛的外來詞可以包括來自中文、英文、日文等多個外語。 但是很多人不認為中文詞是外來詞, 因為使用的時間較長, 所以早已被普遍接受。而且這個數量也是非常多的, 很多韓國人甚至不清楚哪些是中文詞。
外來詞產生和被使用都是有歷史淵源的。 中國在歷史上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韓語中有很多中文詞。 而日語外來詞則要考慮日本在上世紀初對朝鮮半島的侵略。 日本不僅占領朝鮮半島, 還要求朝鮮人學日語、說日語, 禁止使用朝鮮語(韓語)。 30多年的殖民地歷史, 無疑使不少日語單詞變成了韓語單詞。
我今天要說的主要是大量來自英文的外來詞。 我們都知道韓美兩國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英語對韓語的影響也非常大。 韓語和中文,英文有一個區別就在于, 韓語很難創造出來大量新的詞匯, 所以往往直接使用音譯作為翻譯, 這在IT領域非常普遍和明顯。 比如computer這個單詞, 在中國叫電腦, 但在韓國只能叫computer的音譯“???”。 Windows的中文可以是“視窗”, 但韓語中不可稱為“??”, 而只能是“???”。 為什么韓語不能創造更有韓國特色的韓語單詞呢? 筆者愚見, 中文的每個字都有豐富的含義, 是一個非常非常“強大”的語言, 而英語則有數量眾多的詞綴和雄厚的文化基礎(中文也一樣)。 年輕的韓語則沒有這些, 韓語的靈活性和強項在于發音, 所以自然而然選擇了音譯這條路。
眼下的問題是并非所有的英文單詞都找不到韓語, 但年輕人傾向于使用音譯的外來語,因為這看起來時髦。 但并非所有年輕人都傾向于使用英語外來詞, 因為這在有些人看來是強。奸韓國文字和文化。 比如網絡語言“評論”這個詞, 在韓語中就有兩種, 一個是音譯?, 另一個是?。 冷眼看待美國流行文化大一統的人, 如筆者, 傾向于使用后者, 因為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韓語。 但有些人則不以為然, 因為這看起來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
原則問題是, 不要把韓語說得連自己人都聽不懂。
最后, 我們發現大部分嚴肅的文章傾向于使用固有的韓語。 目前, 雖然外來詞流行, 但明智的人都知道流行的另一個含義就是不持久。 中文可能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文化基礎, 以至于很多老外到中國后名字也變成中國人的名字, 比如馬克思、白求恩都是中
式名字。 沒有人能改變和影響中國的文化, 只能是中國文化包容其他文化。
英語專業文學方向畢業論文題目 篇三
1、簡論Jane Austin 的愛情婚姻觀
2、Jane Eyre's Linguistic Features
3、從《簡愛》看早期女權主義的理想和追求
4、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筆下的真、善、美
5、英國十八世紀浪漫主義詩人的自然觀
6、批評方法之我見
7、淺談泰戈爾的生命
8、淺談《紅字》中珠兒形象的作用
9、論《紅字》中的道德主題
10、《紅字》中象征手法的運用
11、論霍?!都t字》中“A”的象征意義
12、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運用
13、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藝術特點
14、伍爾夫創作中的女權主義立場
15、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女權思想
16、伍爾夫女性視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論夏洛特-勃郎特《簡愛》中性別文化政治
18、簡-奧斯丁之《傲慢與偏見》一書中達西先生之蛻變
19、論簡-奧斯丁在《愛瑪》一書中的妥協藝術
20、艾米莉-勃郎特《呼嘯山莊》中場景要素之研究
21、The Independent Spirit of Hester Brynne in The Scarlet Letter
22、On the Meanings of Images in Moby Dic
23、Democratic Idea in Leaves of Grass
24、The Analysis on different Concept of Value in Sister Carrie
25、The Influence of Inferiority Complex on the works of Charlotte Bronte
26、On the Realistic Style of Chaucer's Canterbury Tales
27、On the Essence and Specialty of Shakespeare's Tragedy
28、從《呼嘯山莊》的心理分析探索艾米莉-勃郎特的內心世界
29、論悲劇《李爾王》的藝術技巧
30、浪漫主義與新古典主義之對比研究
31、王國維的“出入說”與華茲華斯的詩論
32、由愛反映出的個性-《簡。愛》中情愛的分析
33、淺析王爾德的文藝主張
34、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Burns' Poetr
35、On the Fatalistic Ideas in Hardy's Works
36、A Further Study of the “Code Hero” in Ernest Hemingway's Works
37、American Slang in Catcher in the Rye
38、Different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39、A Study of the Themes of the Poems by Emily Dickinson
40、論馬克吐溫的藝術風格
41、論亨利詹姆斯的“國際題材”
42、美國現實主義運動的特點
43、美國夢與美國噩夢-試析《大人物蓋茨比》
44、當代漢語與外國的聯系
45、《章魚》: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說
46、《第二十二條軍規》與黑色幽默
47、從女權主義的視角解讀《簡。愛》
48、《紅字》里的象征主義
49、解讀《老人與海》的主題思想
50、A Brief Approach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n on Literature
語言學論文題目 篇四
語篇分析與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的建構
作為普通語言學的系統功能語言學
John 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評判與借鑒
系統功能語言學研究方法論
析索緒爾、喬姆斯基和韓禮德的意義觀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語言哲學探索之一
國內語言模因論研究述評
系統功能普通語言學發展五十年回顧
評20世紀的索緒爾研究
索緒爾的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
索緒爾語言哲學思想中幾個核心概念的比較與詮釋
索緒爾的語言學思想及其影響
論索緒爾的語用哲學思想
探析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關系
簡述現代語言學流派代表人物
洪堡特的語言理論淺析
博杜恩·德·庫爾特內與三個語言學派
論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與象似性
洪堡特語言哲學中的辯證精神
語法分析的系統描寫與比較的幾個方面
韓語語法教材中“時制”概念的研究
回到索緒爾–“語言與言語”之再辨析
系統功能類型學–類型學之功能視角
對喬姆斯基普遍語法的認識
中國學者從事外國語言學研究的正道
國外語言學在中國的譯介及其影響
淺析符號的能指與所指
詞的時間和空間因素
索緒爾結構語言學中主體離場的系統論研
從英語擬聲詞出發反思語言符號任意性理論
索緒爾語言符號觀評述
論語言學研究的論域構成與價值流變
重新認識索緒爾的共時和歷時語言學的價值與意義
系統功能語言學與語言類型學
威廉·馮·洪堡特語言學思想論析
淺談俄羅斯人對音素的偏好
維吾爾語語素問題新探
語言學研究的多元化趨勢及相關啟示
簡評哥本哈根學派與索緒爾語言學的關聯
從轉喻看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與理據性
談語法研究中的本位觀
淺談結構主義與生成語言學
論索緒爾的任意性原則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評介
漢字速記符號的符號學分析
中國傳統語言學國際地位的思考
領屬小句的系統功能語法闡釋
語言符號任意性與理據性辯證關系研究
普通語言學視野之下的“的”字
代縣方言中的不經濟現象
對莫斯科語義學派的認識
趙元任與索緒爾之普通語言學和符號學對比研究
中國手語的音系學研究
自然語言處理用藏語格助詞的語法信息研究
從加的夫語法看“語法”與“語言學”的關系
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語言觀的對比分析
社會發展是詞義演變的根本原因嗎
語言學相關論文 篇五
語言學相關論文
論文1:店鋪名稱語言文化的分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消費時代的沖擊下,商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并且涉及到方方面面。
這導致了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突出自己品牌,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店鋪名。
重慶地區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這些餐飲行業的店鋪名蘊含著十分豐富的語言學特征。
語言學特征不僅僅是簡單地語言學符號的體現,而是通過語言的運用表達出特殊的含義。
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修訂的11月1日實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餐飲行業的定義和劃分標準,通過走訪沙坪壩區大學城片區商業街,對110個餐飲行業店鋪名加以分析,探討其語言學特點,從而反映重慶市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和社會心理。
一、語音形式特點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音是語言的最基本形式。
語音形式指的是某個語言片斷的語音,是從說話人口中發出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聲音。
店鋪名的語音形式通常是組成店鋪名文字的字音。
音節是語音中最小的自然單位。
按照漢語音韻學傳統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個字音(音節)分成前(聲)后(韻)兩段,前段為聲母,后段為韻母,把貫穿整個音節的音高變化叫聲調。
[1]每個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組成。
(一)音節特點音節是人自然而然地感覺到自己語言里的最小語音單位。
在漢語中,一個漢字的讀音就是一個音節,比如“老百姓”三個字,讀出來就是三個音節。
從音節方面考慮,筆者走訪的餐飲行業中,最短的店鋪名是由一個雙音節構成,最長的店鋪名是由12個音節組成,平均為4.69個音節。
48個店鋪名為偶數音節,所占比例是43%,62個店鋪名是奇數音節,所占比例是57%,奇數店鋪名要比偶數店鋪名所占的比例高7.7%。
其中三音節、四音節、五音節、六音節的店鋪名最多,一共94個,占統計總數的85.4%,一、二音節的店鋪名的音節數很少,導致這些店鋪名所含的信息量相對較少,被使用也較少。
而七、八、九、十二音節的店鋪名,信息涵蓋量相對大,但是太過于冗長,不便于人們的記憶和識別。
因此,店主在給店鋪命名的時候,一般也不太會選擇音節太少或太多的店鋪名,其分布特點是以五音節為高峰向大于五音節和小于五音節兩個方向逐級減少,呈現出金字塔階梯形。
(二)聲調特點漢語是世界上聲調豐富的語言之一。
聲調就是聲音的高低升降的變化,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
聲調的組合形式可以促成漢語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韻律感。
語言的節律就能被這種韻律感組織起來,以便加強語言的協調性。
一般聲調的組合方式可以分為疊音、雙聲疊韻、平仄組合三種[1]。
疊音是由音節重疊而成。
一部分店鋪偏愛使用疊音的方式命名店鋪。
例如:果果坊、天天美食、涵涵面莊、壩壩老火鍋、久久自助火鍋城等等。
這種店鋪名的好處就是便于顧客記憶與識別,但也加重了重名的可能性。
筆者所走訪的美食街就有兩家以“天天”這個疊音方式命名店鋪。
雙聲是由兩個聲母相同的音節組合而成,疊韻是由兩個韻母相同的音節組合而成。
雙聲和疊韻都可以構成同一語音現象的反復,從而產生特殊的韻律,增強店鋪名的音樂美。
這種特殊的音樂美也能達到讓顧客更易識別記憶的效果。
例如:青檸、奧照面、沁茗軒、菠蘿蜜茶飲。
平仄指的是詩詞中用字的聲調。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
“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仄”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根據平上去入的音調劃分,陰平和陽平能產生聲調上揚,發音相對洪亮的特點。
因此,店主在命名店鋪的時候,更加傾向于使用陰平或陽平的音節來結尾。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以陰平或陽平的音節結尾的店鋪名更能營造出一種歡快興奮的氣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刺激顧客的消費欲望,增強消費者的食欲。
比如:星月面莊、串串王、毛哥老鴨湯、麥翁大鼓燒、久久自助火鍋城等等。
二、詞匯組合特點
對于一個店鋪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其名使用的詞匯選取。
來來往往的顧客對店鋪最直觀的印象來自于店鋪名;對店鋪名最直觀的印象來源于店鋪所使用的詞。
因此,店鋪名的選詞十分重要。
(一)詞匯來源詞匯是語音和意義相結合的一種語言單位。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一個有意義的詞匯,總是借助于一定的語音形式來表達的。
語音結構與詞的構成和詞的意義有著密切的關系。
1.地名。
川渝兩地在全國范圍內是著名的美食勝地,兩地的很多特產都和美食有關。
因此,川渝兩地的地名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飲食行業店鋪名里渾然天成的金字招牌。
這也是商家集體品牌意識的集中體現,更是彰顯川渝地區的特色飲食文化的一種方式。
從命名風格來看,以地名命名雖然十分傳統,甚至還有些許老土,但是會給消費者一種貼心安全感,以及一目了然的即視感。
筆者在所走訪的美食街就有不少這樣的店鋪名。
比如:萬州烤魚、成都冒菜、巴蜀燒雞公、臺灣烤玉米、段記北京烤鴨等等,占統計總數13.6%。
2.外來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開啟,一大批跨國餐飲企業也涌入我國市場。
加之某些商家為了給店鋪增加一些國際色彩以吸引顧客,因此越來越多的外來詞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店鋪名里。
一種是運用外來詞音譯后當店鋪名。
比如:麥當勞、德克士等等。
一種是用中文詞和外來詞組合的新穎方式當店名。
比如:好吃go。
這樣新穎的命名在飲食行業并不是很多,僅占統計總數的7.2%,但是這種命名方式有增多的趨勢。
3.數字。
運用數字給店鋪取名字的優勢在于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在視覺上比起其他店鋪名略勝一籌;劣勢在于,由于人們對某些數字的偏愛程度很集中,因此增加店鋪名的重名率。
例如:168灌湯包。
168諧音和漢語“一路發”類似。
這種數字組合就容易重復。
在筆者走訪的大學城片區商業街中,這樣命名的餐飲店鋪并不多,僅占統計總數的2.7%。
4.人名。
我國自古以來都有以人名做店鋪名的傳統。
從古代“武大郎炊餅”到運動品牌“李寧”,再到現在耳熟能詳的“王老吉”。
它最早的命名形式是“某記”。
這個用法也被原原本本保留了下來,比如重慶市著名的餐飲企業“阿興記”。
除了對這種命名方式的繼承,當然也有發展,一種是在“某記”后面加業名,例如:鄧記三合魚。
一種省略了“記”字,后面加業名通名,比如:涵涵面莊,這種命名方式直接把人名和商鋪名連接,也是一種品牌意識的體現。
和使用地名命名不同的是,地名命名體現的是集體品牌意識,人名命名體現的是個人品牌意識。
因此,選擇這種命名方式的店鋪較多,占統計總數的15.4%。
5.古語詞。
古語詞包括歷史詞和文言詞。
歷史詞通常不會出現在我們的交際當中,文言詞在口語中已經不常使用。
店主為了提升整個店的品味,為了吸引顧客,也會啟用部分古語詞。
這既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發揚。
例如:沁茗軒的“軒”字,大帥鍋掌上傳奇食尚湯鍋坊的“坊”,林凱豪益食府的“府”字等等,占統計總數的7.2%。
店主在使用這些古語詞的時候,無形之中也增強了店鋪的文化涵養,這也是一種心理狀態和人文風貌的體現。
(二)詞匯組合根據前面的統計結果可以得知,店鋪名的長度不宜過長,字數不宜過多,簡短有力即為佳。
這就要求在命名選詞的時候,盡量在有限的字數里體現出店鋪的自身特色和自身優勢。
重慶飲食行業的店鋪名主要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專名、業名、通名。
夢溪筆談語言學價值分析論文 篇六
夢溪筆談語言學價值分析論文
一、訓釋語詞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所用語言不局限于古訓,勇于提出獨到的見解。比如:“海物有車渠,蛤屬也,大者如箕,背有渠壟,如蠟殼,攻以為器,致如白玉。”鄭康成乃解之曰:“渠,車周也?!鄙w康成不識車渠,謬解之耳?!边@一句是釋聯綿詞比較擅長的《辭通》。其中引用了“車渠”這一詞匯,且該詞語引用于《魏文帝車渠杭賦序》這一著作,正所謂“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玉文,生于西國”,這里所寫的“車渠”,因為是一個雙音節的單純詞,所以不需要單獨進行解釋。沈括對于鄭康成所著的注釋所給的批評則是正確的,這也體現了沈括寬廣的閱歷。但是沈括在一些詩文韻腳、用字等方面所作的批評,也存在一些不當之處。比如晚唐詩人主要以小詩出名,但是在讀書方面卻不太擅長。如白樂天所著《題座隅詩》,在該詩中有一句“俱化為俄拜”,該詩以“孚”字為韻。沈括引用了白居易的詩句,即《白居易集》卷七,在該詩句中“俘”和上句的“徒”韻腳相同,沈括以為白居易壓錯了韻,但實際并非如此,“俘”的讀音有多種,在《廣韻》一書中便有兩種讀音,即piǎo和fú,字意均為“餓死”之意。所以一般詩句中都以“浮”和“徒”作韻腳。
二、音韻與格律
關注切字的源頭,這為后世人們了解反切的源頭與原理貢獻了非常好的文獻資料。正所謂“切韻之學,本出于西域。漢人訓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巨”,‘何不’為‘盒’,‘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以西域二合之音,蓋切字之原也?!痹谶@條文獻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有價值的方面,需要我們重視:其一,簡述了我國切韻文學的最初起源,沈括提出的意見是正確的,這也證明了最初在宋代時“切韻之學,本出于西域”這一說法的’正確性;其二,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出了很多實例,用以證明反切之法,盡管在表述上可能不是非常詳細,但是這也證明了反切術語與部分方法,在為人們提供啟發的同時,也為當代人的研究提供了參考;其三,沈括所提實例是專門用以證明反切之法,加之所用時代已經過去了多年,因此這也是非常難得的研究文獻;其四,關于切韻之學,沈括在逐漸發展與漸趨縝密的基礎上,也提出了體系紛爭的論點,這也帶有一定的客觀性和正確性。
三、句式解析與表達規律
關于虛詞用法的分析以及字書錯誤的糾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其進行了這樣的論述:“人語言中有‘不’字可否世間事,未嘗離口也,而字書中須讀作‘否’音也。若謂古今音不同,如云‘不可’,豈可謂之“否可”;‘不然’豈可謂之“否然”;古人云‘否,不然也’,豈可曰‘否,否然也?!湃搜砸?,決非如此,止是字書謬誤耳。若讀《莊子》‘不可乎不可’須云:‘否可’;讀《詩》須云‘局否肅雍’、‘胡否飲焉’,如此全不近人情?!痹谶@一段文字中,沈括非常敏感地覺察到了“否”和“不”這兩個字在用法上的差別,更難得的是,沈括在詞語的組合和搭配上對“否”和“不”這兩個字的用法進行了區分,不單是從詞語本身的含義出發證明用法的差別。盡管對這兩個字的認識沒有上升到比較高的理論層面,然而作者在作品中提出的“全不近人情”這一論點,其實主要含義就是與人們平時所自覺遵守的語言搭配習慣、規律不符之意。此外,在《夢溪筆談》筆記中,也有一處對語序問題進行了分析:“瞎氈有子木征,木征者,華言‘龍頭’。羌人語倒,謂之‘頭龍’?!边@一句是沈括進行事件的記錄時所提,其中“語倒”即語序顛倒之意,可以看出沈括對于兩種不同的語言在語序方面存在的區別其實有一定的認識和見解。
綜上所述,通過對《夢溪筆談》語言學價值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沈括對我國語言的了解與認知其實有一定的見地,并且在書籍中予以體現。在通讀《夢溪筆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筆者主要從訓釋語詞的創新性、音韻與格律極為細微、句式解析與表達規律這三個方面對語言學價值進行了分析,希望給當代《夢溪筆談》的研究提供一點參考。
中國漢語言學傳承論文 篇七
中國漢語言學傳承論文
1中國的傳統語言學形成的優良傳統
在今天的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我們首先應該繼承自己的優良傳統,并將其發揚光大。中國傳統語言學最值得我們發揚的傳統有以下三點。
1.1重視實證和歸納現代學術意義上的實證法來自西洋。但是,作為學術研究的一般方法,實證法在中國本土有厚實的基礎、悠久的歷史和持續的傳統。中國傳統語言學研究從許慎開始就特別重視實證和歸納。中國語言學史上的大量著作都是通過實證和歸納而成就的。如在《說文解字》研究上,清代乾嘉學派通過實證研究取得卓越成就。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后,乾嘉和傳統實證方法一直處于被否定的地位,這是不尊重傳統的表現。對此,王力先生曾強調“:能不能因為乾嘉學派太古老了我們就不要繼承了呢?決不能。我們不能割斷歷史,乾嘉學派必須繼承。特別是對古代漢語的研究,乾嘉學派的著作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段王之學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永放光輝。他們發明的科學方法,直到今天還是適用的?!濒攪鴪蛳壬舱J為,研究漢語史的最佳方法,或者最佳方法之一是“歷史文獻考證法”與“歷史比較法”的結合??梢娭匾晫嵶C是中國語言學的重要特色。
1.2重視書面語言及其意義研究我們需要實事求是地評價文言文及其在歷史上的功用。文言文是漢語的一個傳統,一個與漢字的表意性質有關的傳統。漢字作為表意體系的文字與西方拼音文字性質差異巨大。中國學者把意義作為獨立的對象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漢字的形、音、義為研究對象的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墩f文解字》所包含的字在離開語言環境后,還可以見到它的本義,看到其本義如何引申出新的意義。古代學者一直把意義當作可以獨立研究的對象看待,而不認為它從屬于語法。在訓詁學中,意義是可以分析的,它運用“義界”的訓釋方法,就是在意義內部進行結構分析。傳統語言學還特別重視語音在詞匯語義系統、詞源系統、詩詞韻律中的表現,古人很少做純形式的運作,而是在務實的基礎上以音證義,以義證音。這是傳統語言學研究的又一特色。
1.3重視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在中國古代的語言研究中,一直有很濃厚、很自覺的人文傳統,“離經辨志”“、隨文釋義”“、微言大義”等說法,都表明人們自覺不自覺地追尋語言背后的東西。因此,傳統的文字學、訓詁學研究歷來與文化有著密切關系,如文字構成的理據、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訓釋,都直接牽涉到文化,或是直接為文化服務。這就是語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結合的學術傳統。中國現代語言學由于受到西方語言學影響很大,在解釋漢語現象時并不能完全適合,甚至常常碰壁。原因在于西方語言本身較重形式,而漢語和漢字則具有較濃厚的人文色彩。為了促進漢語研究,找到一種較為切合漢語實際的解釋框架,從20世紀80年代起,在中國興起了文化語言學。漢語中的很多語言現象都可以通過這方面的研究得到合理的解釋。因此結合文化來研究語言一直是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的一個傳統。
2文字語言學的未來發展對策我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從漢語現象出發,借鑒解構主義思潮建立適合漢語特點的語言學理論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解決好下面問題。
2.1如何看待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方的關系問題中國傳統語言學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其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優良傳統,這些是我們繼續發展的最重要基礎。但我們的傳統研究也有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如傳統的語言學有注重實證和歸納的優點,也有不善于演繹和推理的不足。單獨的歸納法,難以產生現代意義的語言學。訓詁學中字、詞不分的問題,還有語音研究上,由于受到音節的模糊性和籠統性限制,而沒有細致精確的聲音分析的習慣等。這些都是我們的弱點,反映出我們傳統語言學理論的不足。
2.2如何看待書面語言和口語的關系問題現代結構主義語言學曾對中國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起到了有益的作用。結構主義以來以語音為中心的重口語和共時的方法對當代語言學的獨立具有重要貢獻。但這種過分重視口語和語音、輕視書面語的情況也產生了一些弊端。很多漢語現象不是單純的形式結構所能解釋的。如啟功先生所說,一個五言詩可以變換十種句式,只有一句不通。比如為什么漢語中那么多四節拍,多于四拍的壓成四拍,少于四拍的加成四拍。雖然現代語言學重言輕文,是苦苦掙脫了因文廢言的傳統語文學發展起來的。但是如果把結構主義強調到極點,就會導致另一個極端,即限制了語言學研究的范圍,影響了語言學研究的豐富性,導致漢語言文字學研究出現貧血現象。而解構主義則給我們一種更廣闊的視野。我們對于口語和書面語都不能偏廢。
2.3如何看待實用語言和文學語言的關系問題在目前的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對文學語言的研究是不足的’。漢語有常用部分和非常用部分,常用部分即實用語言,非常用部分如古代漢語、現代文學語言等。文學語言與實用語言不同,實用語言以明白清楚為目標,因此邏輯、語法重于形象;文學語言則以有意味有情趣為目標,因此形象重于邏輯。“常用部分和非常用部分是一個整體。如果我們把母語比做一顆大樹,樹干、樹枝、樹葉、花朵,都屬于表層的常用部分,根是深層的非常用部分?!币虼藢h語的研究,實用語言和文學語言是不可偏廢的。
2.4如何處理好漢語本體與應用研究的關系問題當前的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還有重本體、輕應用的傾向,似乎只有本體研究才是真正的語言學。實際上任何本體研究如果脫離了應用就很難取得真正的成果。正是由于沒有很好處理本體和應用的關系,目前語言文字學許多應用領域,如語言的規劃和規范問題、漢語的國際傳播和對外漢語教學問題、漢字規范和國際通用標準問題、辭書編纂問題等,都存在由于本體研究的滯后或游離而產生的諸多難題,影響了我國社會語言生活的健康發展,阻礙我國向高科技信息時代前進的步伐。因此,今后的漢語研究必須重視本體與應用的結合。為了解決好上面的幾個問題,我們必須堅持語言學研究理論和方法的多樣化。“語言學的方法必須多樣化,用一種方法排斥和否定另一種方法是不妥當的。這是因為,人類認識自然、認識社會都比認識自身容易,認識自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是某個單一的研究路線能夠解決的。”只有我們的漢語言文字學有了自主創新的能力,才能和西方語言學界進行平等對話,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這就是解構主義給予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的啟示。
本文由用戶唯憾夢傾城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2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