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心得體會 篇一
一年一度的『印象佛山·研學旅』正式拉開帷幕,今年我們班的研學線路是嶺南文化發(fā)源地之一的佛山禪城區(qū)。
晨光熹微,窗外一片灰蒙蒙的。當我們吃完早飯,老師宣布研學旅如期進行,全班同學手牽著手興奮地走上大巴出發(fā)了。我和同學肖浚杰坐在一起,一路聊得十分投契。這時,窗外并驅而過一輛賓利汽車,我們倆都投去了贊嘆的目光,接著又看見一輛勞斯萊斯,這部車大氣磅礴的外形帥到沒朋友。天氣又開始下起了朦朦細雨,眼前的風景越來越模糊,天上一朵朵白云變成了灰云,越來越大,黑壓壓的向我們襲來,十分生氣似的。過了一會兒,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把我嚇得不知如何是好。不過,夏季的雨水來得快走得也快,果然,雨下了一陣子就停了。就在這一瞬間,我們眼前又閃過一部奔馳跑車,帥氣的樣子可媲美特斯拉,使我感到震撼。
車上的風景讓我應接不暇,時間就像流星似的一晃而過,我們就來到了今天研學旅的第一站——南風古灶陶瓷制作。陶藝,廣泛講是中國傳統(tǒng)古老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結合的藝術形式。從歷史的發(fā)展可知,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經歷了一個復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淀歷程。我在制作陶藝的時候畫了一個小螃蟹,老師教我們先用一根小小的竹簽畫一只小螃蟹,在擺平整的一塊方形特制泥土上,畫好了再在上面粘螃蟹圓圓的身子,尖銳的爪子、小小的嘴巴、明亮的小眼睛,這時四周安安靜靜的,同學們都在認真專致粘制一份屬于自己的陶藝。我在制作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十分的復雜,可我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仿佛看到小螃蟹生龍活虎的樣子,我真開心。
第二站是佛山聯(lián)和金箔。打造金箔的地方環(huán)境惡劣,可是這里的師傅不畏懼艱難的環(huán)境瞬間讓我對這份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里的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做金箔的工藝過程,配比、熔金、淋帖、拉薄、打帖、沾鎧、打鎧、裝匱、烘干、打大、切箔和包裝,整整十一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由于第一次接觸這些工藝品,我看到金箔的閃閃發(fā)光好奇地摸了一下,誰知道我的手指一下子粘滿了金箔,擦了好久才能把金箔擦干凈,最后才用夾子一點一點輕輕地夾進一個空的玻璃瓶子,蓋上木塞子,看著就像一個精巧的藝術品。這時有我意想不到的驚喜,老師把這些小玻璃瓶用一個大紅色的絲袋子裝起來送給了我們,我高興得差點就要跳起來。
第三站是饒金蓮剪紙藝術館。傳統(tǒng)剪紙是裝點生活的民間藝術。我在一張紅彩紙上畫了一個過年喜慶娃娃出來,再通過畫好的痕跡用剪刀剪出公仔的圖形,因為娃娃的下身工藝復雜,我沒有剪好顯得參差不齊,十分的難看,不過這是我自己第一次剪紙的工藝,我還是細心地包裝好帶回家。藝術館的剪紙工藝品琳瑯滿目,令我目不暇接,我給家人買了生肖剪紙送給他們,爸爸是公雞、媽媽是小狗、妹妹是什么,我忘了就送她一個可愛的小羊頭,再給自己買了一個牛頭,我要像牛一樣勇敢勤勞。還有一副鳳凰圖給全家的,借鳳凰圖的喜慶帶給我家更大的幸福。
日落黃昏時,研學的行程結束了。踏上回程巴士的時候,我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頭往回看饒金蓮剪紙藝術館。
研學心得體會 篇二
中國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 子,所在的山東省濟寧市曲阜,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地方,那里有全世界最大的孔子雕像,還有孔府、孔廟、孔林,俗稱“三孔”。
我們經過六個小時的漫長旅途,終于來到了曲阜,來到了孔子文化學院,吃過美味的午餐后,我們來到了第一站,也就是三孔之一的孔廟,一座非常大的寺廟,是當時皇帝下令為紀念孔子而建造的。園內有四塊碑,石碑上刻著不同年代的文字,非常壯觀。
我們又來到第二站,也就是孔府,又稱圣府,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處理事務和居住的地方,府內非常豪華雄偉。
孔林是我們的第三站,是孔子及其家庭專用墓地,里面有不同年代的碑,非常壯觀。
同學們你們喜歡曲阜嗎?
研學心得體會 篇三
很難說再見,的確很難說再見。10天很快就結束了。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描繪這10天,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感動一詞。
自己感動自己。10天的行程非常不容易。每天的衛(wèi)星步數(shù)基本都能達到10000步,這在平時真的很少出現(xiàn)過。自己感動自己的毅力,不服輸?shù)木?。所以,每天回到住地,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休息,倒頭就睡成了一種常態(tài),作為組長,有時,甚至忘記了收管本組同學手機的時間。
感動老師。感動老師對我們一路的關照。雖然老師是成年人,但有些老師體力并不如我們。他們陪我們一起度過了這幾天。他們比我們更加辛苦。他們?yōu)榱宋覀兇_保我們能夠好好休息,每晚都要批改同學們的游學日記,還要查寢,晚上很晚才睡覺。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是最美的一道風景。
感動同學。這幾天,我們互相幫助,不言放棄。要去青海湖的前一天晚上,電梯人很多。我提議走樓梯,我們在8樓,走樓梯上去實屬不易。我們幾個男的一起走樓梯,沒走幾級,我們都已氣喘吁吁。我們相互鼓勵,整個樓道都回響著加油的聲音。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沒有放棄自己,更沒有放棄同學,團隊精神給了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
其實還有一種感動,對導游的感動,對工作人員的感動。有心人不難發(fā)現(xiàn),旅行社梁總是最辛苦的那個。她安排我們吃飯、出行、住宿,等等。我們在火車上的時候,是發(fā)放盒飯的,梁總一個個車廂走過去,一個個人問過去,關心每個同學好不好夠不夠。綠皮火車晃蕩晃蕩的,稍有不穩(wěn)就會摔倒。我想梁總肯定是吃飯最晚的哪一個。
父母對我們也時刻牽掛。有時候,我們正在進站。父母電話打給我們,確實很抱歉沒能及時接他們的電話。我說過等我安穩(wěn)下來打他們,但我卻經常忘記。
感動所有為我們付出的人。酒店最舒服的人是我們,車上睡得最舒服的是我們,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沒有人能無緣無故享受到這種生活。這讓我學會感恩,感恩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拿來嘲笑的。把手放在心上,靜靜地想一想別人對你的付出。對他人感恩,更是對他人付出的尊重,這是我感悟到的。
這幾天學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愿這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幫助到自己。愿九年級的我們能夠奮力拼搏!
研學心得體會 篇四
今天,我校鄭明穎老師為全體老師做了教育科研培訓活動,首先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鄭老師通過一天半的培訓,就能將自己整理與歸納的筆記如此詳實的給大家講解出來,并制作出了條理清晰的演講課件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講解,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學習,這樣才是最有收獲的,將學到的知識真正的內化為己有,聽到了這次培訓我又很大的收獲,對于如何寫反思,寫案例,及對于如何去做科研課題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可以說收獲頗多:
一、對于案例的寫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前對于寫案例只是知道寫一寫背景,然后寫一個教學片斷,最后進行問題分析與研究,非常簡單,今天通過鄭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案例原來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主題;
(2)引言;
(3)背景;
(4)細節(jié);
(5)結果;
(6)點評,寫好一個案例,首先我們要對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包括事件的主題內容是什么?想要闡述什么理念,也就是引言,接著要了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及其原因,然后細致的進行闡述每一處細節(jié),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就是細節(jié)與結果,最后根據上述問題進行點評,這就是一份完整的案例,只有這樣詳細的進行案例分析,我們才能深入了解問題所在,才能從根本上改進不足,在此基礎上有所提升。
二、詳實的科研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對于課題的研究過程總是有些茫然,不知道從何入手,怎樣去實施,分為哪些環(huán)節(jié),哪幾個步驟,通過鄭老師的講解,我清楚地認識到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問題的提出(或選題緣由),
二、研究綜述(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相關研究述評),
三、課題的界定,
四、研究目標,
五、研究內容與假設,
六、理論基礎,
七、研究思路與方法,
八、研究進度,
九、預期成果,
十、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十一、其它保障機制,
十二、參考文獻與附錄。有了這些步驟,我就可以按照這幾方面一步一步的去搜集查找資料,探尋課題實施思路與方法,預設成果與合作與分工等,合理地開展課題工作了。
同時鄭老師還向我們推薦了一個很好的網址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就是中國知網。雖然是付費的,但卻是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是經得起推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
再次,鄭老師清晰地講述了做課題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如何操作,需要做哪些工作,留存什么資料,比如:每個課題研究都要做好三測工作,三測的形式有座談、問卷、測試等。前測:課題研究開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前測。前測是研究前摸清研究對象底數(shù),找出具體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問卷調查后一定做統(tǒng)計分析,寫出統(tǒng)計分析報告(如調查報告)
中測:課題研究到中期時要進行中測。檢驗研究中期成效。寫出統(tǒng)計分析報告。
后測:當課題研究結束時就進行后測。檢驗課題研究的實際成果。寫出統(tǒng)計分析報告。
鄭老師一再強調不管是哪個階段的測試都要寫出統(tǒng)計分析報告,不然就等于這項工作沒有做,無從考量課題的進展與轉變。
鄭老師又將做課題時需要開展哪些活動,多長時間開展一次都詳實的做了闡述,我也做了如下記錄:
1、組織學習培訓活動(集中學習、自學)
2、課堂教學研究(每節(jié)課都要上成研究課,抓好課前(準備)、課中(調整)、課后(反思)三個環(huán)節(jié)。
3、開展課題研討活動(課題組每兩周一次),如:對教師講課語言的研討,組織學習方式的研討。
4、開展研究交流(組內四周一次,校內每學期兩次)
5、其他各種研究活動等,要按計劃進行。
有了這樣清晰的活動安排,對于以后的科研課題工作會更有調理的去開展,并且知道從哪些方面留存什么樣的資料減少了許多彎路。提高課題研究的效率。
最后鄭老師用這樣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任何教師,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功力,不真正做到熱愛學生,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而只是從表面組織形式上照貓畫虎、修修改改,就不可能真正地實施有效教學?!?/p>
是呀!選擇了教師就要悉心去做好它,選擇了育人的工作首先就要學會愛自己的學生,選擇了教學就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獨有的風格才是教師最魅力所在,修養(yǎng)會讓一位教師更有獨特的氣質,就像一個人擁有美麗的容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功力,爭做科研型教師,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更大的提高!
研學心得體會 篇五
學校開展了一個讓人歡呼雀躍、激動人心的活動,那就是軍事研學。我又會從中懂得什么呢?
那天早晨,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我們排好隊,聽從指揮,興致勃勃地坐上了一輛顏色樸素的公交車,來到了目的地。我們的第一眼就是;宏偉的建筑物,和一位穿迷彩服的一位陌生人,我猜他就是我們的教官。雖然他看著冷冰冰的,但種有一種讓人說不出的親切感。過了一會兒,我們走進了這陌生的環(huán)境下,軍事研學的地點。訓練就正式要開始了。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我們訓練的是站姿,一開始我認為站姿怎么簡單,還用學嗎?我輕輕地嘀咕著。教官走了過來說;“軍姿是軍人是最基本的動作,你們要好好學習?!蹦銈円涀?,“站如松,坐如鐘?!本o接著,教官給我們做了示范。最后補充到;要抬頭挺胸,你們的腳尖大約展開60度,雙手貼緊褲縫,重心向前傾……我們跟著模仿著,怎么這么難啊!我第一次覺得,站姿原來也沒那么簡單。我不服輸?shù)卣J認真真學了起來,你們做的不錯!這句話從我們的耳邊飄來。我打心底里喜歡這次的軍事研學活動。
通過這次的軍事研學中,我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p>
研學心得體會 篇六
這一次研學,我們要去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到達曲阜,剛下車,一股文化氣息朝我撲面而來。
第一站我們去的孔廟,我仿佛進入了一個文化的殿堂。一尊孔子像雄偉地佇立在大殿里,一卷卷厚厚的竹簡使我們更加體會到古人們的聰明才智。在孔廟的入口,坐落著一座座石碑,上面凝結著古人們的汗水和非凡的智慧。在阜明地的正南門,有一塊乾隆御筆的萬仞宮墻四個大字。這體現(xiàn)了乾隆對孔子文學的重視。
第二站是孔府。在孔府的第一道門前,有一對活靈活現(xiàn)的石獅子,這也是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最有力的證明。在孔府的內宅里有一個前堂樓,前堂樓表面富麗華貴,內部陳設富華,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結晶。
論重要程度,當屬孔林了。踏進孔林的大門仿佛聽見小鳥在唱著悲傷的歌曲。孔林的四周非常寬敞,雄偉的建筑讓我十分的震撼。人們聚集在孔子的墓前,不停地祭拜。
六藝城里,流淌著孔子的一生。
研學心得體會 篇七
今天,學校組織一我們初一的學生進行研學“小旅行”,目的地就在黃河路西段。
經解說員講解,基地位置優(yōu)越,占地面積巨大,足足有135畝。綠化率極高。碧林修竹,花光倒影,四季景色交替,處處鳥語花香。說基地的地理位置好,是真的沒錯!放眼望去,一座高高的白塔矗立遠方,正是天文科技博物館,還有若隱若現(xiàn)的摩天輪,就是綠色莊園了。返回來看基地,映入眼簾的拱形大樓前,中間百花盛開,綠草茵茵的臺子上豎著一個高達十幾米的鐵桿。國旗在上空高高飄揚,左拐處有一個小湖旁邊,周圍建起一道廊亭,道路間種植著樹許多綠樹,美麗至極。
當對方介紹基地設施時,更讓我大吃一驚:基地里設有生存體驗,科學探究、專題教育、素質拓展四大功能區(qū);建有6棟主體樓和15個專業(yè)館,可同時容納700人參加活動!
在這里我們似乎又體驗了一把軍訓生活,參加了很多有趣的節(jié)目。不僅如此,主辦方還請我們觀看了精彩的雜技演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這個活動。
我們三個班在操場上匯集好以后,教官教我們玩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小游戲。規(guī)則是兩組男女生圍成三個圈,腳與肩同寬雙,雙手搭在左右同學的肩或背上,然后期間拍手時喊:“我”,根據所喊字數(shù)的多少就相應地拍幾下,依次類推。第7下喊:“我們是最棒的班”。這既鍛煉反應速度又考驗班級團結合作。剛開始時,我們有的速度快,有的慢,聲音一分為二,拍手也不是很整齊,用時竟然22.6秒。后來,在此激勵下我們加強團結,最終用時14秒!真是一個驚人的突破!
中午在食堂吃飯時,需要先感恩祖國、父母、老師和同學們,然后自己端盤,自己拿筷子,讓我們在沒有家長的陪伴下,獨立生活。我想,如果能像初二的師哥師姐去年研學一樣,在這里住上兩晚上,豈不更能達到讓我們嘗試獨立的目的?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眨眼功夫就要離開基地返回校園,讓人流連忘返。
這一天讓我收獲滿滿,在教官的帶領下,我們團結拼搏、開拓創(chuàng)新;做衍紙書簽,使我感受英皇藝術之美;趣味游戲讓我體驗到班級合作之精神。
這次我們走出校園,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又大開眼界,學有所獲,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研學的機會!
本文由用戶唯憾夢傾城分享,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3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