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系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 篇一
題目: 中西悲劇沖突的形式及其文化內涵
選題的意義:
自黑格爾認定中國沒有悲劇始,以及到鮑??J定中國沒有美學,再到2002年德里達在訪問中國期間,認定中國沒有哲學,這樣就形成一條西方文化界對中國文化思想及悲劇觀念的一種思考線索。
中國學人多是沿著黑格爾式的線路,竭力爭鳴中國具有由悲劇、美學及哲學,但多是在黑格爾的框架內予以回應,這表面看來,是一種學理上的爭議,事實上,是一種民族自大心理的作祟,
如果按照西方的悲劇觀念、美學觀念和哲學觀念,中國文化確實缺失的是西哲所指出的精神生活和人類想象力的匱乏,我們沒有把人的生存推知到可能性的境地中進行考察,我們更多強調倫理實踐,
而忽視精神世界的超越,本論文就立足于對中西悲劇沖突的動因、沖突方式、文化內涵的考察來論證中國有不同于西方的人生理解。
中國的悲劇更多偏向于悲情,而不是西方式的崇高,它凸顯的是普通百姓在生存過程中遭遇的艱辛和苦難,最終導致人性和人的毀滅。
這一主題的揭示對于中國悲劇美學的建構具有積極的意義,也對認識中西方文化理念的差異具有重要的學理性價值。
研究綜述:
對于中西悲劇的研究,在中國起始于近代,王國維先生借鑒西方悲劇理論對紅樓夢悲劇精神的分析,可以說是這種比較的肇始,其后在五四新文化時,國人多從西方劇作中借鑒,
并未對中西悲劇的差異展開過建設性的探討,初步的悲劇特征的研究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中期,在中西美學大討論中,有代表性文章,后因政治文化原因而停輟,上個世世紀80年代中后期,
時有學者重新探討,如1999年,張丹飛在《試論中國悲劇概念的確定》一文中借鑒西方概念,從中國人的悲苦與喜樂對中國悲劇概念進行了描述。
到21世紀,成為文學研究焦點問題。
如在2000年,何上峰在《悲劇沖突的特點及其審美意義》中指出兩種文化力量之間的沖突;在2003年,朱耀龍、羅曉歡在《試論悲劇沖突的性質與特征》中探討了“歷史的必然要求”與“正義性”的關系,
揭示悲劇沖突的三個基本特征:必然性、兩難性、背反性;2004年熊元義、余三定在《中西悲劇在悲劇沖突選擇上的差異》中探討了中西方悲劇在外在、內在形式上的差異;
2006年張玉雁的《中西民族悲劇的特征差異探析》一文中指出由于中西各民族悲劇精神產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并都打上這個民族特有的宗教習俗等烙??;2007年,
劉健在《中西方古典悲劇的審美差異》中指出了中西方悲劇的審美差異可由古典悲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戲劇沖突的結局表現出來;在2008年,崔冠華《中西方美學的悲劇觀差異及其原因淺析》中強調由于中西方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的差異導致其對悲劇的審美差異。
雖然討論多方各執己見,但并未關涉悲劇學術問題,各從自己角度探索著這一問題。
在比較文學大規模傳入中國之后,國內諸多學人從各個角度來探索分析,中西悲劇的差異、結構形式、差異的文化成因及中西審美文化心理及文化生態的異同,先后有數百篇論文問世。
中國學人多是沿著黑格爾式的線路,竭力爭鳴中國具有由悲劇、美學及哲學,但多是在黑格爾的框架內予以回應,這表面看來,是一種學理上的爭議,事實上,
是一種民族自大心理的作祟,如果按照西方的悲劇觀念、美學觀念和哲學觀念,中國文化確實缺失的是西方哲學界所指出的精神生活和人類想象力的匱乏,我們沒有把人的生存推知到可能性的境地中進行考察,我們更多強調倫理實踐,而忽視精神世界的超越。
研究內容:
本篇論文以黑格爾斷言的中國沒有悲劇的命題為契機,來探討中西悲劇形式上的而差異,并揭示這一形勢差異的文化生態成因,進而從多元文化形式與文化理念來闡釋中西悲劇各自不同形式的文化蘊涵。
論文著力探討的是中西悲劇沖突的不同層面、不同實質及其各自關注的不同的文化與生存意義指向,難點是中西悲劇形式的各自成因。
寫作提綱:
黑格爾曾斷言中國沒有悲劇。
這種植根于西方中心主義的偏見是遮蔽了中西悲劇差異的這一客觀事實。
中西悲劇生成于各自特定的民族生存境遇,具有各自不同的沖突表現方式,也保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蘊涵,正是這種不同才呈現出中華民族的頑強與偉大。
一、 問題的提出
1、 悲劇的文化含義
2、 中西悲劇形成的文化生態背景
3、 黑格爾的斷語
4、 西方悲劇文化傳統理念
5、 中國悲劇文化傳統理念
6、 是耶?非耶?
二、 中西悲劇沖突的實質與沖突展開的形式
1、 西方悲劇沖突的實質
2、 中國悲劇沖突的實質
3、 中西悲劇沖突個案分析
4、 中西悲劇展開的形式
三、中西悲劇沖突進展的動因
1、中西悲劇矛盾沖突的展開層面
2、由《美狄亞》看西方悲劇矛盾沖突進展的動因
3、由 《竇娥冤》看中國悲劇矛盾沖突進展的動因
四、中西悲劇沖突的悲劇美學蘊涵
1、悲劇的哲學定性
2、悲劇的人類學需求
3、悲劇的普遍性力量
4、中西悲劇的美學意義
五、中西悲劇各自的悲劇文化意義
1、中西悲劇的同質異構性
2、差異還是高下?
六、結語:一元與多元
完成論文的條件及擬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途徑):
為完成本論文,本人購買了《西方悲劇學說史》、《古希臘悲劇故事全集》,并從安康學院圖書館獲得黑格爾《美學》、余秋雨的《戲劇理論史稿》、任生名《西方現代悲劇論稿》等等,涉獵的圖書資料能夠滿足本論文的需要,從本學期三月份開始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本論文,并在大學期間開設了許多有關西方與中國理論方面的課程,如《西方文論》、《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論》等,課后之余本人還通讀了一些有關悲劇方面的書籍,如尼采的《悲劇的誕生》。
研究過程中運用文本分析、理論分析和邏輯辯證等研究方法探討中西悲劇沖突的形式和文化內涵。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悲劇理論觀點,剖析中西悲劇觀念的差異,本文以中國與西方的著名文學作品為例及西方悲劇理論成果來論述中西悲劇沖突的形式及其文化內涵,中西方悲劇理念和側重點的不同,重點是分析中西方各自的悲劇沖突的動因和形式,難點是分析中西悲劇沖突的各自文化內涵。
前期準備情況:
在材料收集方面,我查閱了與本論文相關的大量研究資料,找到了許多有關悲劇方面的研究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并做了大量記錄。
縱觀中西方悲劇沖突的研究,發現西方學者們在西方悲劇理論傳統和悲劇實踐中宣稱中國沒有悲劇,這是西方有關悲劇理論的草率見解和偏見,因此我查閱了一些中國悲劇文學方面的資料,并做了筆記。
在本文中我涉及一些悲劇方面的相關理論問題,因此我還閱讀了一些悲劇方面相關理論專著,如程孟輝的《西方悲劇學說史》黑格爾的《美學》,烏納穆諾的《生命悲劇意識》等,并對所涉及的理論問題的具體內容作了明確。
最新開題報告 篇二
一、本課題設計(研究)的目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安全,節能和環保已成為汽車行業的三大熱點,也是各汽車制造企業所追求的目標,開題報告樣板。同時,汽車的安全性能與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關系變得密不可分。隨著汽車安全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道路交通設施的改善,我國汽車交通事故的數量及傷亡人數逐年下降。汽車安全性可分為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兩大類。主動安全性指的是對汽車結構進行合理設計或安裝車載設備,主動防止和避免事故發生的能力;被動安全性則*白話文 *指的是汽車發生意外事故時對乘員進行有效保護的能力。由于被動安全性常有與廣義的汽車碰撞事故聯系在一起,故又稱為"汽車的碰撞安全性"。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與車身結構設計息息相關。為使汽車具有良好的碰撞安全性,對車身結構進行優化,使其具有良好的剛性和緩沖吸能特性,是汽車車身結構設計的’最終目標。
貨車屬于汽車的一種類型,汽車碰撞安全性的研究內容及方法同樣適用于貨車,但貨車又有自身的特點。碰撞是交通事故的安全形式之一,發生碰撞時,駕駛員和乘客與車身結構發生接觸,造成一定的人身傷害。貨車的碰撞主要有正面碰撞、斜側面碰撞、正側面碰撞、追尾碰撞及側翻碰撞等多種形式。有資料稱,貨車的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占事故總數的的40%-60%。所以,研究正面碰撞的結構安全性很有必要。
由于發生正面碰撞時貨車的前部受力變形最大,所以其前部結構的設計尤其重要,合理的前部結構能使貨車具有良好的剛性和緩沖吸能特性,發生正面碰撞時可以把對駕駛員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設計(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文獻綜述):
今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交通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汽車碰撞安全性問題的研究得到了廣泛重視,我國也加快制定了相關法規,如《關于正面碰撞乘員保護的設計規則》和《乘用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等,進一步規范和促進了我國汽車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在碰撞試驗研究方面,清華大學、天津汽車技術中心和國家汽車質檢中心等國內汽車試驗機構進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技術、設備比較先進和完善試驗設施,并于20xx年開展了C-NCAP評價,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樣板》。由于實車碰撞試驗的高成本大多數企業難以接受,因此使得碰撞試驗在國產汽車設計中的應用受到了限制,也導致了部分國產汽車結構安全性不足。而采用計算機仿真試驗的方法成本低、周期短,符合目前國內汽車制造企業的實際條件。
汽車碰撞計算機仿真研究在國內雖然起步較晚,但已逐步得到了部分汽車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重視,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汽車工業中,LS-DYNA被廣泛地應用于汽車設計領域。LS-DYNA能夠準確地預測出汽車的碰撞特性,以及汽車碰撞對乘客的影響。通過使用LS-DYNA,汽車公司和他們的配件公司不需要使模型車就能夠檢測汽車的設計,這樣能夠節省大量的金錢和時間。
三、設計(研究)的重點與難點,擬采用的途徑(研究手段):
研究中采用大型非線性有限元計算軟件ANSYS/LS-DYNA,以某小型貨車為原型,重點考慮車架、車身、保險杠,以及發動機和車輪,把其他部分作為集中質量加載車架和車身上。通過計算得出碰撞過程的位移量、撞擊力。加速度、能量吸收等量的時間歷程曲線,分析這些曲線即可對車輛的碰撞安全特性進行評估。通過觀察碰撞變形圖可以知道車輛各處的變形形式和變形結果,從而進行改進。
1、查閱有關汽車碰撞安全法規和汽車正面碰撞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文獻,全面了解國內外汽車碰撞安全性研究的發展及現狀。
2、車身模型的建立:
以某貨車為例,根據AutoCAD圖紙,采用CATIA軟件建立三維實體模型,利用顯式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LS-DYNA,對其車身結構進行適當簡化并建立全板殼的有限元模型。
3、將汽車的三維模型導入到ANSYS/LS-DYNA中,對汽車的碰撞過程進行數值模擬,得到結構的瞬態動力響應以及變形、速度、碰撞力等參數的時程曲線。為改進汽車碰撞安全性能設計提供參考;
4、對比分析改進后與改進前的結果,提出結構改進的合理建議。
[重點難點沒有體現出來]
四、設計(研究)進度計劃:
xxxx年3月29日-xxxx年5月1日完成整車的模型建立
xxxx年5月2日-xxxx年5月31日完成有限元分析
xxxx年6月1日-xxxx年6月15日完成畢設設計論文
xxxx年6月15日-xxxx年6月30日完成英文資料翻譯
論文開題報告 篇三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實踐意義
《 紅樓夢 》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影響深遠的巨著,當人們說這部小說是悲劇時,首先是指寶黛愛情的悲劇。其次是指 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共同悲劇。而其中最悲者莫過于黛玉之悲了,林黛玉的悲劇人生令人惋惜,讓人動情。直至今天。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
美,越深刻,越感人。
林黛玉是一個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外表嬌媚動人,并有著詩人氣質和獨特的悲劇性格。在百花斗艷的 女 兒國大觀園里,獨有林黛玉的絕美形象和與眾不同的氣質吸引人。甚至有人 因他而瘋狂,她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藝術魅力呢 ?她究竟美在何處呢?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標
通過對《紅樓夢》中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的研究,讓自己更進一步走進人物心靈深處,也使自己對《紅樓夢》這部小說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二)研究內容
1黛玉的哭泣 (1)環境和自身(2)愛恨情緣
2重視價值 (1)以自尊掩飾自卑 (2) 性格剛強 (3)詩魂 3追求真愛 (1) 執著與愛情 (2)為的是我的心
4回歸凈土 (1) 葬花吟 (2) 淚竭而死
(三)研究方法:對于本項研究內容,本課題采用綜合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對研究內容采?。何墨I研究法,個人見解研究。
(四)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準備工作, 搜集有關林黛玉的研究文獻和他人對該部小說的人物分析。
(2)第二階段:實施方案,仔細鉆研文獻,認真思索,力所能 及地從自己查閱的文獻中獲得新的信息。
(3)第三階段:總結反思,在自我反思中,想想還有那些缺失的信息,以及所取得的成績,撰寫報告。
(五)特色創新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容貌與才情超越群芳,言行舉止出類拔萃,她對愛情的純真達到了人性的頂點 ,然而這樣美好的形象和純真性格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終究落得以身殉情,她是這部小說中最具有濃郁悲劇色彩的人物形象。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 篇四
論文題目:
姓 名:
學科、專業:
研究方向:
指導教師:
填表日期 20xx 年 4 月 30 日
填 表 說 明
一、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后對自己的論文題目是否可行作出的論證;
二、開題報告用A4紙打印,于左側裝訂成冊;
三、此表一式三份,交研究生部一份,導師和研究生各一份。
一、論文選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創新和特色,理論和實踐意義。附主要參考文獻)
二、研究內容、重點和難點問題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礎
四、論文工作計劃
起止時間 自 20xx年4月至20xx年 11月
序號 論文階段及工作內容 時間安排 階段性成果
1
2
3
4
五、審核意見
(一)導師意見(就研究生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了解情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及論文工作計劃的評價):
導師簽名:
年 月 日
(二)審定小組意見
專家審定小組成員 成員 姓名 職稱 工作單位 簽名
組長
組員
考核意見 參加開題報告總數: 人 同意: 人 不同意: 人
審定小組組長簽名:
年 月 日
(三)研究生部意見
主任簽名:
公 章
年 月 日
開題報告 篇五
1.選題及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的行為主體,既要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活動,贏得利潤最大化;又要承擔社會責任,保護相關利益者的利益,但目前很多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潤,在營銷中存在著無視社會責任的行為,這不僅危害了消費者、社會、社區的利益,同時也危害了企業自身的長遠利益,所以,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要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以進一步提高市場營銷水平,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湖南農業大學李立清與李燕凌合著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一書,充分運用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兩種研究方法,對當前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現狀及其實施對策進行了分析論證。全書共分9章,雖然開篇就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了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的多方位思辨,但綜觀全書仍然以企業社會責任的標準化為論述主軸,在筆者眼里,從該書的題旨及其論述重點來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一書實應是“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研究”。
在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的論述中,作者是這樣構想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應該“首先是一種最大限度保護企業共同生存的企業社會規范;其次,是一種能夠促使實現社會公正、公平的企業社會行為規范;第三,是一種保持民族先進文化的企業社會規范;最后,它必須是能夠不斷創造和諧社會建設新動力的企業社會規范”(第六章),在實施對策中,作者提到要分別從企業社會責任主體的角度、從規范內容的角度、從加強企業內部監督的角度、從加強企業外部監督的角度,修改和完善《公司法》、《企業法》、《勞動法》、《工會法》、《消費者權益法》等法律體系,政府也要加強對企業實施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的科學引導。
從行文邏輯來看,作者首先從企業社會責任的思辯開始入手,繼而在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及其實施對策上,重點捉墨。其立意是明確的:我國企業無論是從自身發展需要還是從國際背景來看,實現社會責任標準化甚至是實現企業社會責任與詭計接軌是必要的。全文內容證明,作者是實現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的堅定支持者,并對SA8000標準垂青有嘉,其追求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標準化的實行必然對于企業自身的管理目標以及企業的社會存在產生重要意義,對于實現社會公正、公平不失是一個有力手段。
但是,筆者,還是認為,中國的企業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研究企業社會責任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從文化角度思辯責任本身。很明顯,我國在儒家文化熏陶了幾千年的背景中,幾乎每個企業都具有“內緊外松”的特征,即對內部員工比較強調緊張,有的企業對待員工近乎苛刻;對外,企業則追求松弛,有的企業不惜捐出為數不小的資金換取寬松的競爭環境和中國傳統看中的“面子”。從其生存生態來看,不可不說中國的企業有其生存之根,拋開企業的動機不言,作為實體它們也有追求企業社會責任的部分動力。
筆者還注意到,在作者提到的案例中,還提到SA8000標準甚至要求最低工資要達到當地和出口地所在國的最低標準,在中西勞動力市場價格及其不均衡的情況下,很明顯是對勞動力密集國家所采取的一種貿易壁壘措施,是一種新型的貿易保護手段。應該看到,SA8000在某種誠度上代表了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的發展方向,但是我國企業大多數的競爭力還不強,甚至多數企業處于資本積累期,還沒有太多精力去進行社會責任標準化運做,如果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植入作者主張的國際標準,可能會適得其反,扼殺企業發展。
在這里,筆者不妨提出一個構想:在我們承認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發展趨勢的同時,要認清我國企業的發展現狀,首先要保證在我國法律條件下企業的正當生存,其次,面對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化,我國政府商務部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導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認證機構進行談判,提出“企業社會標準化時間表”,按照我國企業發展的現狀,分步驟、按行業逐步完成標準化建設。
2.論文的篇章結構安排:
摘要
1緒論
2企業在市場營銷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
2.1企業在營銷中承擔社會責任是由企業的雙重身份決定的
2.2企業在營銷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提高產品銷售數量和顧客忠誠度
2.3企業在營銷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2.4企業在營銷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3我國企業營銷活動中不重視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表現及其危害
3.1營銷觀念落后,甚至存在反社會營銷行為
3.2產品決策中不重視社會責任
4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進一步提高市場營銷水平
4.1自覺樹立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4.2實施綠色營銷,保護生態環境,保持企業持續競爭力
4.3自覺尊重消費者主權,積極維護消費者利益
4.4提高認識,依法經營,自覺規范市場競爭行為
4.5倡導文明經營,促進市場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
3.參考文獻的目錄及調研情況:
陳宏輝,賈生華。企業社會責任觀的演進與發展:基于社會性社會契約的理解[J]中國工業經濟,20xx(12):85-92
陳立勇,曾德明。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績效與社會責任[J]湖南社會科學,20xx(06):67-70
付實。目前中國企業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四大誤區。載于: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中英SOERDE項目)[M]。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編,北京:經濟社會出版社,20xx
黃速建,余菁。國有企業的性質、目標與社會責任[J]。中國工業經濟。20xx(02):68-76
蔣伏心,李家俊。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綜述與啟示[J]。經濟學動態,20xx(12):65-68
金碚,李鋼。企業社會責任公眾調查的初步報告[J]。經濟管理,20xx(03):13-16
鞠芳輝,謝子遠,寶貢敏。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基于消費者選擇的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xx(09):91-98
李雙龍。試析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J]。經濟體制改革。20xx(04):67-70
李正。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來自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xx(02):77-83
劉連煜。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xx
劉俊海。公司的社會責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沈藝峰,沈洪濤。論公司社會責任與相關利益者理論的全面結合趨勢。[J]。中國經濟問題。20xx(02):51-60
李立清,李燕凌。《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湖南農業大學
4.論文的寫作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15日~20xx年12月31日搜集資料;
20xx年1月1日~20xx年1月21日撰寫大綱;
20xx年1月21日~20xx年3月20日撰寫初稿;
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0日撰寫二稿;
20xx年4月21日~20xx年5月29日修改并最終定稿。
開題報告 篇六
背景分析:
幼兒園與家庭是影響幼兒發展的兩大主要環境,各自都蘊涵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內容,雙方各自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兩個系統之間只有達成共識,采取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達到促使幼兒朝著家園期望的共同方向——身心健全和諧發展的最終目的。
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在幼兒園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幼兒園與家庭是一車兩輪,必須同步調,同方向。一方面,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鞏固和發展。另一方面幼兒園也要多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參與性,采用多種方法,家園合力,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我們中國也有句”三歲定八十”的老話,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拿破侖。希爾說過:“播下一種行為,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用教育家的觀點說,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受用不盡,象獲得利息一樣;要是有了壞習慣,就象一輩子有還不清的債務,總得它付出代價。又如陶行知所說的:“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的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進步的階梯,而不良的習慣一旦養成,等長大了,再想糾正也十分不易。正是這些道理,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研究步驟(含活動時間安排、活動內容、活動地點)
研究步驟一般要求按時間順序分段描述。格式如下:
1、20xx年9月4日-8日,完成畢業論文選題,聘請指導師
2、20xx年9月9日-20日,通過媒體網絡報紙雜志等方式查找有關“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 內容,完成開題報告,并初步編寫問卷
3、20xx年9月21日-30日,請教指導師,問卷定稿
4、20xx年10月8日-13日,問卷實施與統計,制作表格,形成規律性結論
5、20xx年10月14日-31日,撰寫調研報告初稿
6、20xx年11月1日-20日,請教指導師,調研報告二稿
7、20xx年11月21日-20xx年1月11日,調研報告三稿
8、20xx年1月12日-1月15日,調研報告定稿,請指導老師寫好評語
9、20xx年1月16日 論文答辯
開題申請理由(研究價值分析)
目前,國內外幼教界對家園合作有了較深刻的認識,越來越重視此項工作,并把家園合作作為很重要的課程內容。但家園合作與本地區經濟文化狀況、家長與教師的素質、幼兒園的條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農村,大多數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離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差很遠,參與幼兒教育的意識比較淡薄,亟需正確的導向;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中普遍認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但尚缺乏開展家長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指導家長科學 育兒的實際能力。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力求摸索出一條適合本地區“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
開題報告2400字 篇七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在物流發展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經歷了:了解物流成本實際狀況、物流成本實際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評估、物流盈虧分析等五個階段。雖然很多物流企業開始分析其物流體系,但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分析是根據經驗和直覺進行的,分析過程中很少使用分析模型或工具。雖然西方學術界開發了許多有效的分析模型、工具和決策支持系統,論述這些工具、模型和決策支持系統的著作也很少,但是工業界還未真正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因而目前部分企業物流成本控制達到第四個階段,而多數企業的物流成本控制還都處于第三階段,還沒有達到第四、第五階段。雖然現在對物流成本構成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但是由于許多會計核算方法不健全成為解決物流成本的障礙,現在對物流過程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仍然存在困難。
二、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現代物流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迎來了物流業的春天。近十年來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的高速增長、電子商務的興起、加入世貿組織等等,為我國物流業激起一個又一個的浪潮。目前由于政策環境與經濟環境的改善,企業改革日益深化,為物流企業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觀環境與微觀基礎,物流事業的發展形勢越來越好。
然而對于物流成本控制而言,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控制大多還處于了解物流成本實際狀況的階段,即對物流活動的重要性認知的階段,只有少部分企業達到了物流成本核算,即了解并解決物流活動中存在問題的階段(但核算水平很低,了解和解決問題的層次也不深),物流部門遠遠落后于生產部門,物流成本管理也遠遠落后于生產管理。對物流成本核算的相關理論和實務探討非常薄弱,對物流成本的計算沒有明確規定,對物流成本的計算方法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日本的。
三、選題背景與意義
隨著人們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降低物流成本已經成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務。無論采取什么樣的物流技術與管理模式,最終的目的都不在與這種模式與技術本身,而是要通過物流系統的整體優化,在保證一定的物流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梢哉f,整個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過程。
同時伴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的趨勢日益加強,企業面對變化無常、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以及顧客需求多樣化、個性化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傳統的、機械的采購、生產、物流模式己經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企業必須快速把握市場的真實需求,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采購供應周期、生產加工周期、流通配送周期,全面降低企業作業鏈過程的成本,才能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在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下,企業往往過于強調通過產量的擴大來降低單位產品所分攤的固定成本,通過采用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等措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獲得預期的利潤。但是,隨著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單純通過擴大產量來形成規模經濟而不考慮市場對產品接受程度和競爭對手的策略的做法,己經被證明是行不通的,通過改進產品的設計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浪費來降低成本的手段所能起的作用和降低成本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因此,人們意識到,為保持企業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必須為企業尋找新的利潤源泉。
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在企業物資的流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并不會增加顧客的價值,并且企業物流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比例較大。由此引發了學術界對企業物流的研究,同時,實務界也在積極地研究如何規劃和實施本企業的物流戰略。另一方面,各國政府為搞活本國的經濟,通過“大流通促進大生產”,希望對本國基礎建設的投資來帶動國家的經濟發展,也迫切需要研究如何發展物流戰略。通過幾十年研究的積累,物流學界對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認識,形成了“第三利潤源”、“物流冰山”、“效益背反”等理論。國內企業一般沒有單獨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往往都是和企業其它成本一同核算,沒有單獨設立核算項目。即使有些企業將物流成本劃分出來進行單獨核算也往往應用比較傳統的分步法或品種法等,導致物流成本核算的嚴重失真。
對于恩希愛這個外資企業,雖然在日本的市場已經完全打開,但對于中國這個陌生市場,要打開這個市場就必須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由于長期以來企業重生產和銷售,輕流通,導致企業的物流成本偏高。目前,我國生產企業生產中直接勞動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費用達到了40%。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物流成本的降低比銷售額的提高更容易。這意味著在激烈的競爭中誰降低了物流費用,誰就降低了成本,誰就會在競爭中取勝。
從分析物流成本入手,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改善企業物流,具有重要的意義。物流成本計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礎,但在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下,難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內涵完整地計算出物流成本,而且按照傳統成本法分攤出來的物流成本,也不能滿足物流管理的需要。這種狀況不僅打擊企業進行物流成本計算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物流成本這一基礎數據,影響了企業物流管理、物流系統再造等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從而制約了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業競爭力的加強。
因此,開展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研究,確定其成本構成,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提升企業競爭力。
四、研究目的與內容
傳統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或是以一定比例和標準從總成本中抽取,或只是部分的記錄、核算物流成本,無法準確的計算企業物流真實成本。本文在借鑒、分析現有物流成本及其計算的相關理論基礎上,對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進行深入剖析,并在揭示我國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后,試圖在不改變現行財務制度的條件下,為企業提供適合自己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便激勵企業進行物流成本核算,實施物流成本管理,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研究:
(1)物流成本的概念、企業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與特征和我國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現狀;
(2)企業物流成本分類及物流成本的構成和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圍;
(3)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幾種方法之間的差異和比較;
(4)用會計和統計相結合的方法對恩希愛有限公司的物流成本分析。
本文由用戶糖娃娃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4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