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一
一、教材編排與特點。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的特點。
二、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認識常用漢字380個,其中會寫160個漢字。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使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8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三、學習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3、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具體措施。
(一)入學教育。
入學前的教育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剛從幼兒園過來,還帶了很多壞習慣,我們要通過教育,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斷督促檢查,常常提醒。
(二)漢語拼音。
教學漢語拼音部分,首要任務是學拼音,要把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掌握好,才能完全可以拼出漢字來,才能為學好漢字打好基礎。
(三)識字、寫字。
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知識和方法;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行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教師要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邊指導,邊示范,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
(四)閱讀。
低年級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還能讀出感情來。教師要重視指導朗讀,還要重視范讀的作用。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讀后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五)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
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的題目,主要應由學生獨立完成,有些題目,要倡導合作和相互交流。在進行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的教學時,教師應鼓勵獨立思考,引導發現,舉一反三,形成能力。
(六)口語交際。
教師要根據每次的口語交際的要求,發揮圖畫的作用,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插圖。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說說每幅圖的圖意,再討論。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創設情境引入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要體現由說得少到說得多、由說得不大好到說得比較好的訓練過程。還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五、具體安排:
第1周:入學教育。
第2——7周:學習拼音。
第5——7周:組內相互聽課相互學習。
第5周:第一次月考。
第8周:課堂教學比賽初賽。
第10周:鉛筆字大賽(第一次)。
第11周:期中考試、家長會。
第14周:第二次月考。
第15周:教學比賽決賽。
第18周:鉛筆字大賽(第二次)。
第19、20周:復習迎考。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緊跟著學校的教學計劃及低年級語文課組工作計劃,結合一年級學生新生特點,遵循《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重點抓拼音和識字兩大教學要點。同時深入研究課題,為教學質量要效果。
二、學生情況
作為剛從幼兒園出來步入小學生活的一年級學生,全體學生剛入學,他們的學前教育參差不齊,有很多學生基本沒有接受學前教育的。每個學生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階段,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的目的還不明確,學習的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天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小學校園生活,了解學習常規。然后是漢語拼音部分,這部分共有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后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大體從淺到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在每個單元后設有語文天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有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是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四、教學重難點
漢語拼音、識字、閱讀是本冊語文教學的重點,特別漢語拼音的教學是本冊的難點。
五、教學策略
1、學習習慣
①在課堂上注意培養正確的讀書姿勢,讀書習慣。
②利用課堂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③利用家長配合注意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2、拼音教學
①從圖入手,引出聲母,韻母,讀音節,教學采取以拼讀為主,直呼為輔的方式進行,再利用早讀課、課間進行檢查學生的拼讀情況,并鞏固四聲。
②利用寫字課指導學生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利用看管課進行各種拼音題型的訓練。
3、識字、寫字
①利用課堂練習及寫字課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及寫字的習慣。
②在課堂教學中對基本筆畫的名稱進行過關。
③要求每次作業的字體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
④多利用練習形式訓練拼音加漢字的拼讀。
4、詞語、句子
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種詞語、各種句式的訓練,并在課外練習中變換題型進行鞏固。
5、口語交際
①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發言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②在課堂上利用課本插圖對學生進行回答問題完整,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連貫的話
③利用語文活動課讓學生再說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故事。
6、閱讀
①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句子意識,讓學生認識逗號,句號,感嘆號,并通過朗讀體會不同的語氣。
②利用課余時間對指定背誦的課文和古詩要求學生各個過關。
③在課堂上教生簡單的閱讀方法和數句子和數自然段,還能完整回答問題,學會從文中找答案。
7、寫話
①在課堂上教會學生按順序看圖,看懂圖意。
②學會根據圖意寫出一句含有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話,或寫上兩句及兩句以上或一段連貫的話,并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六、培優扶困
1、培優
①教學中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他們積極參與,引導他們通過各種方法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通過享受成功的喜悅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②家訪中向家長推薦經典的兒童文學名著,讓他們從小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達到在生活中和課外中識字,拓寬視野,增廣見聞。
③在小組合作中,讓他們充當組長的角色,帶讀生字或課文,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
2、扶困
①教師對后進生增加感情投資,用愛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學困生。
②在課堂上多給予他們鼓勵,講新內容時多與他們眼神交流,試探他們的反應情況。
③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開小灶,爭取把當天的知識消化鞏固。
④定期做好家訪,及進了解學困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努力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進學困的進步。
⑤雙向選擇,“一幫一,一對紅”,安排特殊座位,以優帶差。
⑥抓學困生的“閃光點”,激勵他們進步。
⑦“扶困”工作中,要全面滲透激勵教育,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
七、教學進度
第1-6周漢語拼音
第7周識字(一)
第8-9周課文二
第10-11周課文三
第12-13周識字(二)
第14-15周課文五
第16-17周課文六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三
一、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二、教學資源分析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工作計劃#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26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14名。從整體看,本班屬于前面有優等生,但后面也有后進生,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后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課認真聽講。
多數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字詞的輕重緩急,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和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優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聲音,有感情地表達出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他們喜歡學習語文,也喜歡閱讀各種課外讀物。樂于背誦古詩詞、諺語、名人名言、對聯,并收集課內外書籍中的優美詞語、句段。他們喜歡用自己的語言把親身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出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愛與恨。但也有少數學生說話意思含糊不清,不方,對寫話有為難情緒,本學期要努力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特別喜幌師把語文課上得生動有趣。他們對各類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因此,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較強,如喜歡看電視新聞、體育、文藝等節目,并能進行交流。
他們天真、活潑,富有童真童趣。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較好,懂得今天的學習與將來自己的成長有著直接關系。多數學生能自覺地做到課前預習、查閱資料,課后復習,上課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學以致用,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在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傳授的同時,運用好語文書上的材料,對學生進行美感訓練,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因此,他們對美的事物的鑒別和評價能力有所提高。
四、教學方法設計
1、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
(4)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閱讀、感悟的過程。要尊重學生裝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質穎問難。
這是落實自主的、立的、創造性的閱讀的基本條件。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特感受,發現并提出問題。
(6)開展合作學習。
可以圍繞體會詞、句的表達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達方法,以及多數同學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就家提出的"疑"或"惑",展開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貴在通過交流、探究,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把學習引向深入。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果。
(7)組織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裝的想法。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裝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映。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特感受。
2、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助學生理解,理解詞句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體步驟是:先由學生裝參照提示語立閱讀、思考,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抓住一兩個重點的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全班學習討論、交流,還可以用指名朗讀的方式,檢查讀書的效果。略讀課文,不必把每一句話都搞清楚,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問題沒有完成搞清楚,留著今后解決。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教材后有8篇選讀課文,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決定是否選用。如果選用,可根據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單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為綜合復習材料。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學生裝自己閱讀、自我檢測為主,教師的任務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檢查。
五、關于口語交際教學
1、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培養能力。
教師要從啟發興趣、激發交際的欲望入手,使學生裝明確圍繞什么話題交流、討論或辯論。
2、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情境的創設,要有層次性,不能是一個水平上的循環。可以是語言表達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達內容的豐富,還可以是思維水平的增強。
3、全員參與
要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裝都積極參與,人人都得到鍛煉的機會,在雙向或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4、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開展簡單的評價活動,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導學生裝進行自主評價。學生參與評價,會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并判斷正誤、優劣,或肯定贊揚,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對別人提出建議和批評。
5、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不作過多的指點。
6、學生裝口語能力的培養,除了通過口語交際課,在很程度上還要領帶于各種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裝進行交際訓練。此外,還應鼓勵學生裝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膽地與人進行交流,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四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期所任班級是一年級,本班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有班干部x人。本班由xx片區、xx片區、和xx片區學生組成,學生分布廣有著明顯的差距,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壓力。
二、教育工作
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結合我鎮的辦學思想,聯系我村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品德與生活”等教育,并在各科教學中浸透品德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意識和品德行為。
計劃每雙周二下午進行一次班會,每單周三下午組織一次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開拓學生思維。
三、教學工作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關系到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快慢的問題,所以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在教學中離不開教育,教學和教育是相互聯系的。本期的教學工作初步計劃如下:
1、認真落實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兢兢業業扎實工作在。
2、開齊開足各門課程,在各科教學中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的評價方法和態度。
3、課前認真研究學生,鉆研教材及大綱,寫出適合現代山區孩子易學易懂的教案。
4、計劃在x周左右結束全部課程轉入復習。
5、課程進度計劃(語文)如下,其余科目略:
第x-x周完成漢語拼音部分。x-x周完成第一、二單元。x-x周完成三、四單元。x-x周完成五、六單元并轉入中期復習。和考試。x-x周完成七、八單元,x-x轉入全面復習及考試。
四、其他工作
在認真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和治理學校,按時上報各種表冊及報表,認真使用好遠程教育“模式一、模式二”并做好記錄。同時抓好全校的教學質量,認真開展教研工作。
組織教師、學生學習安全法規,并給學校實際與學生家長簽訂安全協議。
本文由用戶折月煮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4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