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堅持知行合一心得總結篇2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后,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大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是今年黨建工作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兩學一做”,按照“抓在日常、嚴在經常”的要求,基礎在學,關鍵在做,首先要學好黨章。一是堅持正面教育,尊崇黨章。要以遵守黨章黨規為基本要求,4月24日至27日,在安徽考察期間指出:“學習黨章是全體黨員的基本功,這個功課要經常做。不僅要原原本本學、反反復復學,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聯系實際學、深入思考學,做到知其所以然。”以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為根本任務,將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精神落實到每位黨員思想上、行動上。自覺按照黨員標準規范言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保持對黨忠誠。二是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學風,將理論學習同研究本單位建設突出問題、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與促進進位爭先工作等結合起來。切實把學教成果轉化為工作的新舉措、新動能。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效。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等問題。要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在干中學、學中干,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服務能力,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際成效。四是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領導要為員工作表率,黨員干部要為普通黨員作示范,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形成上行下效、整體聯運的良好局面。黨員干部在“學”上要成為榜樣,在“做”上要成為標桿,在學在前面,深學一層,做到前面成為樣板。五是強化責任擔當,爭當先進。強化紀律意識,爭當“遵章守紀”的先進;強化教育培訓,爭當“好學向善”的先進;強化作用發揮,爭當“攻堅克難”的先進。
我作為運檢支部書記應嚴格要求自己,帶頭學習作表率,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堅持黨內“三會一課”制度,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完成各項規定性動作,確保此項活動取得實效。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過去身邊一些事例中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時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行動上的自覺,加強對黨員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強化責任擔當,抓早抓小,動耴則咎,種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田”。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真心實意為廣大員工排憂解難。做到“四講四有”:即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主動立足崗位作貢獻,為公司改革發展穩定建功立業。
黨課堅持知行合一心得總結篇3
公務員隊伍的出現與發展,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公務員代表國家從事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行使國家公共權力,履行國家公務,是國家既定政策的執行者、操作者和守衛者,其崗位重要,責任重大。因此,在公務員隊伍素質能力建設上,有著比其他職業更高的要求,在道德建設上意義重大。
《做合格的公務員》一書,得到著名公共行政學專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推薦并作序。竹教授說:該書從公務員職業道德的政治要求、社會要求、工作要求和倫理要求等四個方面著手,用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了今天如何為官、為政的道理和內涵,結合中國古代為官倫理以及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務員道德建設經驗,對于今天中國公務員道德建設具有啟發和借鑒意義,是公務員道德建設的一本實用手冊。讀后受益匪淺。 張教授提出“官德是做人之本,做官之基”,并從三個層面分四篇來講述:守住做人道德底線,模范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公務員職業倫理道德,才算是合格的公務員。其實這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一脈相承,《禮記〃大學》中說“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最好的說明。真正有作為的人,是能夠把自身修養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具備高尚情操的人,才能心正,而后把家齊,進而將國治,最終達到天下太平,使民眾幸福。 但是,正如張教授在前言中所說:本書的基點是“合格”的公務員,關鍵不僅是怎樣想、怎樣說,更重要的是要怎樣做。我的領會是公務員要提高道德素質修養,必須踐行為先,知行合一。努力做到政治清醒、思想純潔、言行合規、工作高效,著重是做
好以下四點:
一、公務員忠于國家,不僅是口號,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行動。 忠于國家是公務員的天職。公務員在具體履行公務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是非分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終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利益,維護黨和政府形象、權威,嚴守國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言行作斗爭,確實做到言行一致。
二、公務員必須依法、依規辦事,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 恪盡職守是公務員的立身之本。公務員要弘揚職業精神,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為黨和人民事業的不懈奮斗之中。在具體做事時盡心盡責,責隨職走,心隨責走,做到“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不但要說到做到、說好做好,還要注重持續發展、勇于創新、顧全大局、甘于奉獻。要發揚職業作風,求真務實、勤奮能干,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
公務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由法律確定的。公務員要忠于國家憲法,模范遵守法律法規,依法依規辦事,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要有嚴格自覺的規則意識,按照法定的權限、程序和方式執行公務,遵章守紀,恪守法度。在履行具體公務時,要“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嚴守職業紀律,嚴于律己、謹言慎行,不玩忽職守、敷衍塞責,不濫用職權、徇私枉法。拒絕不作為,更不亂作為。
三、公務員不僅要時刻想著為人民服務,更要全心全意。 服務人民是公務員的根本宗旨。公務員要樹立和堅持馬克思
主義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不僅要為人民服務,更要全心全意。要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深入調查研究,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積極回應人民群眾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服務人民的前提,是取信于民;取信于民的基礎,是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脈相連。只有筑牢公務員與群眾關系的信任基石,方能為人民謀取福祉,為黨和國家贏得民心。孟連事件讓我們牢記: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近距離開展工作,心貼心為民服務。當前,在全省各級干部中開展“四群”教育,實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詮釋。通過引導機關干部走出機關,駐村蹲點,加強對公務員的群眾觀點教育、群眾路線教育、群眾利益教育和群眾工作教育,經常提高為人民服務本領,創造優質公共服務,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
四、公務員要廉潔從政,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機關工作最重視的就是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因為國家公共管理工作事關重大,一點點疏漏就可能會給國家和人民群眾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公務員必須認真、細致地對待每一件工作,精益求精,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公正廉潔是公務員的基本品質。公務員要廉潔從政,堅守信念防線、道德防線、法紀防線。辦事要出于公心,不以私情廢公事,不拿原則作交易,不以權利謀私欲,防微杜漸,勇于同腐敗現象作斗爭,努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要始終牢記“過猶不及”的道理,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位置,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必須清清楚楚。服從命令是公務員的必修課,努力做到不越權、不越位、不缺位,不怕苦,不抱怨,不為失敗找借口,踏踏實實地按上級的要求認真執行工作任務。
總而言之,對于公務員這一特殊的行業,被賦予了新時代的使命,如何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如何立足本職,是每個公務員必須時刻牢記的。踐行為先,知行合一,要知難行難,知難行易,努力實踐,做一個國家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本文由用戶蒼笙踏歌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5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