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教育的心得體會(篇1)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與人交往的日益頻繁,文明禮儀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商務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習禮儀知識,運用禮儀規范,對提高我們自身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學習過程中,我覺得我們在禮儀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覺得學習文明禮儀非常必要,非常及時,對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中華兒女一直將文明禮儀放在相當重要位置。如今,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文明禮儀更顯得尤為重要,它內容之多,范圍之廣,可謂包羅萬象,無處不在。一個人的舉止、表情、談吐、對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一個單位的整體形象。
通過這次對文明禮儀學習,使我意識到,原來平時忽略細小問題,其實帶給對方的負面影響是十分大的,不要讓別人覺得我們沒文化,沒水平,是一個沒有目標,不懂文明禮貌的平凡人,而要在他們面前展示出我們高尚人的風格,讓他們對我們刮目相看。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把“文明禮儀”這四個字銘記在心,我們不僅要把它記住,還要把它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自己學習運用,還要讓你身邊更多的人也學習運用。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學習文明禮貌高尚品德。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應真正地做到“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當然,這不僅是單單要求我們文明禮儀方面,還包括工作水平方面,我們應在提倡文明禮儀的前提下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工作技巧,當然,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投身到農場的建設當中,更應該每時每刻,每事每一處,每一個環節都應該講禮儀、用禮儀,把所學禮儀用得恰到好處,力求做好每件事。
如果我們整個社會、整個單位都是講文明、講道德的人,這將是我們共同的自豪。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樹好自身形象,樹好單位形象,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的社會將更加溫馨和諧。
實習教育的心得體會(篇2)
“百善孝為先。”孝順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鹿乳奉親、換腎救母、背母求學……這樣的孝親故事數不勝數。不僅如此,我們身邊也正在發生著一件件孝敬長輩的感人故事。我的外婆就是這樣的人。
每當雙休日的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去看望外婆。外婆已經年近七旬,兩鬢已有幾縷銀絲,皺紋早已不知不覺地爬滿了她的臉。但是每個雙休日,外婆都會帶上太祖母愛吃的東西,千里迢迢搭公交車去看探望她。太祖母已經是九旬老人了,滿頭的銀發,臉上布滿了一條條深深的皺紋,一笑起來一臉的褶子,滿口的牙齒幾乎掉光了。一見有人去她家,她駝著背,彎著腰,步履蹣跚地向前移動著。一邊走一邊說:“你們是誰啊!干什么來,來我家偷東西呀……”后面支支吾吾的,憑誰都聽不懂。因為太祖母患有老年癡呆癥,所以她不認識人。大家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可外婆卻絲毫不介意,每次一見太祖母,不管是否理睬她,外婆都走過去拉住她的手,親切地叫道:“姆媽!”而太祖母就呆呆地看了外婆一眼,漸漸地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高興地說:“三媳婦你來了。”可見得外婆經常來服侍她,已經在太祖母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也常常跟著外婆去看望外祖母。每次到了太祖母家,外婆總是先幫太祖母梳頭。外婆輕輕地把蓬亂的頭發攏在一起,慢慢地梳,還細心地打了一個麻花辮,再盤上去,最后細心地用夾子一個一個地把辮子固定好。太祖母原本蓬亂的頭發就變得十分整齊。太祖母顯得更有精神了。外婆又把從家里帶去的飯和菜一口一口地喂給太祖母吃,把最大的蝦剝給她吃。太祖母一邊慢慢地咀嚼,一邊微微地笑著。待太祖母吃完飯后,外婆又連忙搬來了一把椅子,放到小院子里,扶著太祖母慢慢地來到門前曬太陽。外婆再打來一盆溫水,把毛巾先打濕,微微擰干,輕輕地給太祖母擦臉擦手。恰逢鄰居走,總是忍不住夸外婆是個孝順的好媳婦。可外婆卻笑著說:“這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
每次跟著外婆的去太祖母家,我都深有感觸,也使我慢慢地理解了“百善孝為先”的意思。是啊!我們這些做小輩的就應該要孝順我們的長輩。外婆就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實習教育的心得體會(篇3)
幼教工作是專門與孩子心靈打交道的工作。我從事幼教工作多年,感觸頗深。教育孩子,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當看著孩子們一批一批走出幼兒園,我們老師是多么高興呀。這正和徐特立所講的完全一樣。
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然而成長的路卻各不相同,這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長共同深思的問題。也就是說,孩子從小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養環境與幼兒期良好的受教育氛圍。才能從小給孩子打下一個良好的成長基礎。
我們現在的教育,已經完全不同于過去啦。對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僅是,具備唱歌、跳舞、彈琴、繪畫、普通話等等基本條件。從工作中感覺到,只有兩個字“愛心”才是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全部。
怎樣做到這一點呢?從我們幼兒園實際工作中,我感覺,一個幼教工作者,又是一名心靈啟蒙者和心理工作者。
從心理學角度講,一個孩子獨立的離開父母,首先需要的是愛的滿足,我們作為教師,必須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消除孩子的生疏感,孤獨感與恐懼感,孩子們愛的需求,要從教師身上得到補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沒有血緣關系的情況下,付出等同于血緣關系的心,那就是愛心。才能使孩子情感轉移給教師,而順利度過幼兒期的學習生活。
我們教師,把孩子要當成自己的孩子,有時候要勝過自己的孩子。因為我們自己的孩子在家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可以教育,引導,自己的孩子也未必計較我們家長。
幼兒園則不同,因為,幼兒和我們教師是由生疏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感情。如果某個孩子哭鬧,發脾氣,我們不但不能呵斥,責備,反而更應該去哄,去抱,去擦鼻涕,去摟著孩子,去愛為孩子,為的是了解孩子,發脾氣,哭鬧的原因。這就是我們職業的特點。
我們要勤觀察孩子復雜的,面部表情,體態語言,所反映出的情緒變化,了解孩子的需求。從在生活上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甚至要勝過孩子的母親。這樣才能引導孩子去學習,去游戲,去講故事,去唱歌跳舞,去繪畫、去做手工作業,去發揮自己性格的特長,才能使孩子把幼兒園作為他的第二個家。
實習教育的心得體會(篇4)
通過學習《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覺得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小考、大考、升學率、家長抓、學校老師抓,造成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承受重大壓力,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然而現在的獨生子女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殘缺,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外出打工的子女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感到責任和壓力都挺大的。
通過這次的學習培訓,使我重新認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問題已成為現在學校教育最棘手的問題,不良心理會對現代教學帶來極大的危害。通過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來解決或消除一些學生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促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讓教學始終運行在良性軌道上。
通過這次培訓了解到當前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是從事研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過自身多年的從教發現不少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厭學、執拗、自我為中心、孤寂等幾種。
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必須首先剖析的。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主要有內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觀世界的影響兩個方面。內部主要是由學生年齡的增長而隨之出現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其中家庭是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溫床,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都來自家庭,家庭的氛圍和家庭經濟以及家庭成員的素質、態度是其產生的直接原因,學校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主要來自于學習的壓力。此外社會的冷漠和殘酷促成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
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是我們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所在。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要根據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學校教學,這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的主渠道。以班主任為核心,多角度進行輔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教學。
通過這次的培訓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并接觸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發展動向,使自己的教學工作能夠置身于一種新的高度,得益匪淺。無論怎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學生的基礎,是需要不斷的去努力學習和尋找方法來針對問題進行教育。
實習教育的心得體會(篇5)
廉潔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應該發揚光大。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說。廉潔文化進校園就是要教育和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在德、智、體三個方面全面發展。廉潔文化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學生的課堂里應該有它一席之地,我校在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廉潔文化進校園是加強學生鑒別能力的需要。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廉潔文化是不能自然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的,很有必要來一點灌輸。當前我國的反腐形式比較嚴峻,腐敗現象在一些領域和部門易發多發的狀況仍然未有改變,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案件多發的新領域,反腐倡廉建設還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認識到這場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那就必須從長計議,綜合治理,從基礎抓起,包括對學生進行廉潔文化的宣傳教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打上廉潔文化的意識,不斷提高他們鑒別是非的能力。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比較矛盾的思想意識,一方面社會輿論對一些領導干部的腐敗行為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笑貧不笑奢,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學生把清政廉潔的干部視為無能,更為嚴重的是,在一些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清政廉潔的干部不吃香,甚至受孤立,形成了領導不親近、群眾看不起的尷尬局面。這種思想意識或多或少地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下一代。有許多學生羨慕的不是清廉、艱苦樸素,而是一些學生家長的房子、車子和票子,到底這些東西是勤勞致富得到的,還是貪污受賄弄來的,他們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無形之中混淆了正確與錯誤之分,正義和邪惡之分,這是一種多么可怕的情形啊!如果您在百忙之中能就此問問身邊的孩子,他們的回答很可能令您驚訝!
雖然說廉潔文化進校園是遠水救不了火,但是起碼可以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從小就讓我們的下一代樹立起廉潔意識,分清是非,增強辨別能力。其次是我們的社會、家庭又多了一位有廉潔意識的人,難道這也是一件壞事嗎?再次是待他們長大成人后清正廉潔,學會做人,成為社會、家庭的有用人才。
以上是關于“實習教育的心得體會大全”分享,想了解更多“實用范文”就上云盤文庫(m.qingqu1.cn)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