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設置方案 篇一
為深化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崗位管理制度,實現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中共西雙版納州委辦公室、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雙版納州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單位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單位基本情況
(一)單位機構編制情況
1、單位規格:事業單位股所級;
2、單位類別: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3、經費形式:財政全額拔款;
4、主要職責和任務:是實施小學義務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發展。
5、人員編制總數80名,其中非教學人員編制不超過11名。內設機構7個,名稱分別是:教導處、總務處、德育處、教科室、辦公室、教研組、年級組。
(二)現有人員情況
1、實有人數77名。
2、專業技術人員73名,全部聘用。其中:35歲以下教師28人占38.4%;36—49歲以下教師43人占58.9%;50歲以上2人占2.7%;現有中級職稱50名,聘任32名;初級職稱22名,聘任22名;不定等級1名。
4、工勤技能人員4名,全部聘用,其中:35歲以下1人,占25%;36—49歲3人,占75%;高級工1名,已聘用1名;中級工3名,已聘用3名。
二、擬設置崗位
本單位擬設置崗位總量80個,其中:管理崗位1個,專業技術崗位75個,工勤技能崗位4個。主體崗位是專業技術崗位,占崗位總量的93.75%。
(一)管理崗位的名稱、等級、數量
管理崗位1個,占單位崗位總量的1.25%,為九級職員。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數量及結構比例
專業技術主系列是小學教師系列,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數是74,占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總量的98.7%。專業技術非主系列是衛生系列,非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數是1,占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總量的1.3%。
1、中級崗位50個,聘用50人,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
66.7%,其中:八級崗位15個,占中級崗位比例30%,九級崗位20個,占中級崗位比例40%,十級崗位15個,占中級崗位比例30%。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
2、初級崗位25個,聘用23人,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33.3%。其中:十一級崗位11個,占初級崗位比例44%,十二級崗位11個,占初級崗位比例44%,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十三級崗位3個,聘用1人,占初級崗位比例的12%。
(三)工勤技能崗位等級、數量及結構比例
工勤技能崗位4個,占單位崗位總量的5%。
1、技術工三級崗位1個,占工勤技能崗位總量比例25%;
2、技術工四級崗位3個,占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75%。
三、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校長副校長屬“雙肩挑”人員,聘用在專業技術崗位。
崗位設置方案 篇二
1、在經理的領導下,負責施工技術、技術工作的統一管理,實施總工程師技術負責制。
2、負責組織貫徹執行上級基本建設、科技工作等有關方針、政策、指示、法規、規范、規則和技術標準,不斷提高工程質量和施工技術水平。
3、負責組織對全部施工圖的會審,主抓技術管理和重大技術方案的制定,負責組織編制年、季、月施工計劃。
4、組織審查施工方案的研討、分析工作,監督、檢查和指導、解決有關技術問題和協調內外關系。
5、負責制定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的技術實施方案、施工組織設計以及與施工相關的環境保護等措施,建立健全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強化質量監督,解決工程建設質量中的重大技術問題。
6、負責技術管理基礎工作,貫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結合施工生產,組織開展科研攻關活動,依法保護知識產權,主持或參加有關科學技術、QC攻關等活動和技術合作事宜。
7、負責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及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負責本項目部科技研發項目的申報、實施。
8、調查、研究、審理、總結分管工作,及時為經理提供強化管理和決策的`建議。
9、組織參加設計交底、交樁及開工前復測工作;組織參加項目部對項目分部的全面技術交底工作,負責項目部對現場監理的聯絡與協調。
10、分管工程部及職工培訓工作。
11、負責項目部對設計院的聯絡與溝通,即使索取設計資料。
12、完成經理交辦的其它工作。
綜合部崗位設置工作職責 篇三
崗位職責:
1、協助部門做好其他的輔助服務工作;
2、做好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協調工作。
3、忠實執行,積極完成總經理委派的各項任務,負責整理總經理的各類資料、文件并分類保管及歸檔;
4、組織籌備公司總經理會議、專題研討會議等公司會議,安排會議議程,準備會議文件,并做好會議錄,主動掌握有關決議的執行情況;
5、協助完成有關項目的管理,制定有關項目的計劃,監督項目實施情況;
6、推進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負責公司管理制度的執行等;
7、向上級匯報工作。
任職資格:
素質良好,做事嚴謹認真
1、熟練操作office系列辦公軟件,能用英文發郵件并在商務洽談中運用英語溝通。
2、本科及以上學歷。
3、有良好的組織和溝通能力、語言感染力和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吃苦耐勞認真負責。
4、歡迎熱愛自己,對自身有長遠職業規劃的有志之士前來應聘。
崗位設置方案 篇四
為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現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新密市教育系統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曲梁鎮中心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和我單位實際情況,現制定本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方案。
一、實施范圍和原則
1、在我校建立人事關系的、在編在職的正式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均適用本實施方案。
2、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進行崗位設置,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
二、崗位類別和崗位等級設置
本單位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兩類,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崗位84名,占崗位總量的98、82%;工勤技能崗位1名,占崗位總量的1.18%。
(一)專業技術崗位等級
根據中心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與分配指標,我校專業技術中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分別設置高級崗位8個,中級崗位39個,初級崗位37個。
1、高級崗位由中心校按照高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2:4:4,在全鎮范圍內統一進行設置。
2、中級和初級崗位由我校公開進行設置聘任,中級崗位八級、九級、十級之間的比例為3:4:3,設置八級崗位10個,九級崗位14個,十級崗位15個。初級崗位十一級、十二級之間的比例為5:5,設置十一級崗位15個,十二級崗位19個,十三級崗位3個。
(二)工勤技能崗位等級
根據中心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與分配指標,我校設置工勤技能崗位中級工1名,占我單位崗位設置總量的1.18%。
三、崗位任職條件
兩類崗位的任職基本條件,嚴格按照《新密市教育系統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和《曲梁鎮中心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有關規定執行。
(一)、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
(1)基本任職條件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憲法、法律,行為舉止符合教師職業道德,遵守學校制度;
2、具有良好的品行及師德修養,教育思想端正,關心愛護學生,善于學習,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嚴于律己;
3、具有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具有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5、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6、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
7、任現職以來,認真履職,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年度考核均達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8、堅持在教育教學一線工作,完成規定的教育教學工作量;
9、符合相應層次的專業技術崗位任職年限要求。
(2)任職年限要求
聘用專業技術各等級崗位的任職年限原則上不少于5年,且連續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符合直接聘用條件的可放寬至三年以上;各個崗位內部不同級別等級崗位的`任職年限原則上不少于3年。
(二)、工勤技能崗位基本條件
1、一級、二級工勤技能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工勤技能崗位工作滿5年,并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
2、三級、四級工勤技能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工勤技能崗位工作滿5年,并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聘用到教師專業技術崗位高一級崗位
1、師德考核不合格的;
2、專業技術考核不合格的;
3、弄虛作假、偽造獲獎證書或剽竊、抄襲論文的;
4、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嚴重損失的;
5、有嚴重失職、失誤行為,造成安全責任事故的;
6、拒不接受培訓、交流、支教、班主任、教學安排及其他工作任務,情節嚴重的;
7、長期在編不在崗或擅自離崗,拒絕參加競聘的;
8、曠工或請假超過國家規定天數的;
9、不承擔教育教學工作的。
四、崗位聘用方法
(一)總體原則與實施方法
1、首次按崗位設置聘用時,保證是我校所屬單位現有在編的正式人員,按照所聘職務或崗位進入相應等級的崗位。
2、本次崗位設置實行三條原則:不減員、不減崗、不減薪。
3、本次崗位聘期一般為2年,對到期的人員,需重新競聘崗位,競聘到崗位才會得到相應的崗位。
4、今后出現空缺的崗位,按照公開招聘、競聘上崗的有關規定擇優聘用。
5、嚴格按照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以不低于國家規定的基本條件聘用人員。
6、被聘用到相應崗位的人員,享受該崗位的工資福利待遇。新取得高一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人員,只有被聘用到相應崗位后,方可享受該崗位的工資福利待遇。
(二)具體細則與操作過程
1、首先核算職稱年限和教齡,具體計算公式=職稱年限×2分+教齡×1分,然后按積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根據中心校各級各檔分配名額擇高聘任。
2、如果上述第1項出現積分并列情況,則參考最近兩年四個學期的四次期末中心校教學評價,榮獲一次中心校教學成績證書記1分,然后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根據中心校各級各檔分配名額擇高聘任。
3、如果上述第2項出現積分并列情況,擔任班主任工作者優先;若均擔任班主任工作,取最近五年內擔任班主任年數多者優先。
(三)實施步驟和安排
本單位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總體安排是:20xx年10月前完成崗位設置和聘用工作,具體分以下五個步驟實施:
1、20xx年10月10日,傳達中心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會議精神,并公布各個等級崗位的崗位說明書。
2、20xx年10月11日——20xx年10月13日,組織教師在認真學習中心校及上級有關政策、方案的情況下,成立學校崗位設置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本校詳細的崗位設置實施方案(草案)并公布,廣泛征詢全體教職工對實施方案的意見或建議,由學校崗位設置工作領導小組修訂審議形成定案,交由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集體表決通過。
3、20xx年10月14日——20xx年10月20日,學校崗位設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實施落實競聘崗位的具體工作,確定具體競聘的崗位,填寫表冊上交中心校,簽訂聘用合同。
4、20xx年10月21日——20xx年10月31日,完成崗位設置和聘用工作,并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新密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認定。
五、組織領導
為做好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成立崗位設置工作小組。
學校崗位設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認識到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慎重對待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認真做好政策解釋,及時化解各種矛盾,保持職工隊伍穩定,確保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崗位設置方案 篇五
一、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通過建立崗位管理制度和人員聘用制度,創新管理體制,轉換用人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凝聚優秀人才,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調動學校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基本原則
科學設崗、宏觀調控;優化結構、精干高效;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平穩實施、穩步推進。
二、實施范圍與對象
學校正式在職在編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均適用本實施方案。
三、崗位設置與結構比例
我校編制總數為 203人,實有236人,分為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經常熟市教育局審核,各崗位設置數為:
(一)崗位總量
尚湖高級中學崗位總量203個,其中:管理崗位 3個,專業技術崗位 197個,工勤技能崗位 3個。
(二)崗位類別及比例
1.學校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
2.根據崗位設置原則,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具體控制標準如下:專業技術占主體,為崗位總量的 97%;管理崗為崗位總量的1.5%、工勤技能崗為崗位總量的1.5%。
四、各類崗位的聘用條件(崗位職責見崗位說明書)
(一)各類崗位的基本聘用條件
1.遵紀守法,服從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安排;
2.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行;
3.勝任崗位,具有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學歷,年度考核均合格;
4.身心健康、團結合作。
(二)專業技術崗位首聘條件
根據蘇教人師〔2010〕11號文件精神,教師正高級三級崗位的任職條件由省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副高級五級崗位的任職條件由蘇州市教育局制定。教師四、七、十、十二級崗位的任職條件按照現行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國家規定的相關職業資格準入的有關條件、規定執行,考核合格后聘任。教師六、八、九、十一級崗位和非教師專業技術崗位的任職條件,由學校根據本單位實際崗位的職責任務、專業技術水平和業績貢獻要求等因素綜合制定,并報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具體見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說明書。
(三)管理崗位聘用:“雙肩挑”的校長、副校長其專業技術崗位首聘條件
參照教師,但不占其他教師名額。
(四)工勤崗位聘用依據目前職務級別。
五、崗位首聘基本程序
1.組織學習傳達。
2.成立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翁和弟
副組長: 錢建新、張治中、沈偉民
成 員:黃利平、馬燮炎、周昇、金冬華、陸品芳、時衛忠、徐斌、金寶石、蔣美玉
3.制定方案。根據市教育局核準的崗位數編制崗位設置方案,制定崗位內部各等級崗位任職條件,提交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集體討論通過后,形成《尚湖高級中學崗位設置實施方案》。
4.公布崗位。編制崗位說明書,明確各類崗位的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等。
5.個人申請應聘。應聘人員按照不同的應聘崗位級別,以填寫崗位競聘申請表的形式向學校提出書面應聘申請,并按要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6.組織考核競聘工作。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對應聘人員的條件進行審核,依次進入相應級別。
7.公示考核競聘結果。公布首聘結果,校內公示。
8.上報競聘結果。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公示情況,集體討論決定并公布和上報人員的相應級別。
9.簽訂聘用合同。待市人社局對競聘結果批復后,根據市教育局通知,學校法定代表人與受聘人員統一簽訂崗位聘用合同,兌現崗位工資。
10.總結驗收階段。我校就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進行總結,總結材料上報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將對我校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六、競聘及聘期內管理
1.聘用合同期限內調整崗位的,應當對聘用合同的相關內容作出相應變更。
2.聘期結束或在競聘高一級崗位時,應對照崗位要求進行自我總結和崗位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下階段聘任的依據。受聘三級崗位須受聘四級崗位4年以上,受聘五級崗位須受聘六級崗位3年以上,受聘六級崗位須受聘七級崗位3年以上,受聘八級崗位須受聘九級崗位2年以上,受聘九級崗位須受聘十級崗位2年以上,受聘十一級崗位須受聘十二級崗位2年以上。
3.制定競聘考核管理辦法。每年暑假放假前,學校公布競聘崗位計劃,明確崗位職責要求、競聘條件和操作辦法等,假期實施競聘,開學公示結果。
七、如有政策調整則根據新政策執行。
八、本方案由校長室負責解釋。
綜合部崗位設置工作職責 篇六
1、總述
1.1綜合部是負責公司文件經辦和管理、會務管理、工會事務、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進度督查督辦等行政事務組織協調工作,是綜合管理職能機構,主要的職能定位是服務。
1.2部門工作由部長統籌和組織,副部長配合和協助部長工作。
1.3部門內部根據公司和部門的需要,設定若干工作小組。小組在動態分工、日常合作的前提下,確定具體員工崗位的主要職責、權限。
1.4各項工作,分A角和B角,日常程序化工作,以B角為主開展,A角與B角能夠完全互補。
2、工作紀律和職業素養
2.1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2.2綜合部是公司綜合管理部門,要求:
2.2.1熱愛本職工作,工作積極、主動,有高度責任感。
2.2.2各項工作要求,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2.2.3堅持原則,催辦、督辦工作,不得降低要求。
2.3綜合部是公司綜合服務部門,要求:
2.3.1個性活潑、外向、有親和力,工作耐心、細致。
2.3.2對事公平,對人熱情、禮貌。
2.3.3各項工作,及時反饋,耐心解釋。
3、綜合部職責
3.1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3.2制定綜合辦公室職責范圍內的制度,完善有關規定,建立工作流程。
3.3印信、證照管理。
3.4文件管理。
3.4.1文件收發、保密工作,負責公司行政文檔管理工作。
3.4.2按照公文管理的規范程序,做好往來行文的審核、呈批、協辦、催辦、督辦工作。
3.4.3公司公文擬稿,起草各類綜合性文字材料。
3.5公司(不包括專業口的會議)會務管理。
3.6公司工會的日常工作。
3.7辦公環境維護、公務用車、停車場管理、辦公設備管理、員工食堂管理等日常辦公的后勤保障。
3.8負責公司日常接待、對外聯絡。
3.9公司計算機和自動化辦公設備管理、信息化建設。
3.10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4、部長職責
4.1部長主持部門工作,與副部長互為A、B角,因故不能履行工作職責,由副部長代理。
4.2部門制度化建設和績效管理。
4.3分管工會建設。
4.4分管計算機與信息化相關工作。
4.5外勤保障工作主要負責人。
4.6分管證照管理。
4.7上網信息批準。
4.8主持部門會議。
4.9負責本部門員工的考勤。
4.10組織計算機與信息系統、車輛維修、辦公樓固定資產維修、其它商品和服務談判,談判后提交審核或按權限批準。
4.11分管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設備、信息系統、車輛維修、辦公樓固定資產維修的框架協議、零星服務的采購的批準。
4.12確定部門內部分工合作的職責和權限;
4.13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5、副部長職責
5.1協助部長組織部門的工作,與部長互為A、B角。
5.2管理公司高管專職或兼職助理。
5.3內勤保障工作主要負責人。
5.4分管食堂工作。
5.5分管文件管理:
5.5.1組織起草,審核以公司或綜合部名義對外發布的上行文和平行文。
5.5.2組織起草,審核公司或以綜合部發布的其它文件、文檔。
5.5.3公司文件的檔案管理。
5.6上網信息,其它公開信息審核。
5.7印章管理,用印審核和授權。
5.8分管會議組織。
5.9領導(外出)會議后勤事務。
5.10負責組織公務接待和公務活動。
5.11分管事務交辦、批辦、查辦,落實協辦、催辦、督辦。
5.12組織辦公物資采購的框架協議、食堂采買的框架協議、其它商品和服務談判,談判后提交審核或按權限批準。
5.13分管辦公物資、其它商品和服務采購,公務接待申請的批準。
5.14特殊辦公用品(煙酒等)采購批準,發放批準。
5.15組織和實施部門培訓。
5.16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6、主辦文員職責
6.1協助部門組織公司和部門的辦文工作,是分管部長辦文管理工作的B角,按既定流程組織日常工作,與部長、分管部長積極溝通和反饋。
6.2組織會議資料,跟會記錄,草擬會議紀要的文字和內容初審,根據會議紀要,提交跟辦、催辦和督辦計劃,提交部門審核。
6.3收文后,簽經辦意見,提交審核,涉及跟辦的工作安排,協辦、催辦和督辦的過程追蹤管理。
6.4組織跟蹤需要各部門定期提交到公司和綜合部的文件。
6.5文檔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6.6組織制定檔案分類規則,按規則管理實物和電子文件歸檔。
6.7協辦、催辦、督辦信息跟蹤、反饋。
6.8公司、各部門、本部門外送文件內容和格式審核,政策把關。
6.9營業執照類證照管理。
6.10協助部長管理考勤:
6.10.1負責部門公休假期臺帳,公休計劃制訂提交審核,請銷假臺帳的管理。
6.10.2管理公司節假日值班輪班表的制訂和維護。
6.11文員的培訓。
6.12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7、文員職責
7.1部門文員之間互為A、B角,協助主辦文員做好各項工作。
7.2準備會議資料,跟會記錄,草擬會議紀要,提交審核。
7.3起草公司和各部門、本部門的各類公文。
7.4文檔打印、復印、收集和整理。
7.5收文登記后的過程管理。
7.6文檔歸檔
7.6.1包括實物和電子文檔歸檔。
7.7督查、督辦信息跟蹤、反饋。
7.8起草公司和本部門的公文。
7.9公司和本部門外送文件文字和格式校核。
7.10營業執照類證照辦理。
7.11考勤錄入和臺帳統計。
7.12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8、工會和內勤主辦
8.1是分管部長工會事務的B角,按既定流程組織日常工作,與分管部長積極溝通和反饋。
8.2協助工會主席組織工會會議、職代會會議、工會小組(長)會議。
8.3協助工會主席落實工會和職代會相關事宜。
8.4管理收文登記,原始文檔掃描和上傳系統。
8.5管理前臺事務,制定前臺輪班表。
8.6管理發文(含公司外送郵件、包裹)的登記,發文后的流轉跟蹤。
8.7組織會議后勤服務、公司接待。
8.7.1會議場地布置、整理,茶水、公司內部用餐等;
8.7.2外來人員到公司辦公,茶敘、留餐。
8.7.3公司食堂公用就餐費用。
8.8領導辦公室后勤服務管理。
8.9非計算機類辦公物資和服務的采購辦理,公務接待申請的初審。
8.10管理部門各種費用事務管理。
8.11部門績效考核基礎數據統計管理。
8.12綜合部庫房管理。
8.13非計算機類辦公物資采買、收發、調配。
8.14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9、內勤事務員
9.1內勤事務員之間互為A、B角。
9.2前臺負責電話主要信息登記,反饋電話待辦事宜。
9.3管理公司鑰匙。
9.4文件管理
9.4.1外部文件的收文和發文登記;
9.4.2收文的實物文件掃描、上傳系統,實物與文員交接。
9.4.3報紙、雜志、郵件和快遞的收發。
9.5前臺接待事務
9.5.1外來訪問人員的登記、接待。
9.5.2外來文件登記、掃描、上傳。
9.5.3會議服務。
9.5.4公司接待用餐服務。
9.5.5其它重要來訪客人服務。
9.6公司外送郵件、包裹的受理、登記,以及聯系快遞公司。
9.7辦理內部和外部會議通知,內部會議、內部接待的后勤服務。
9.7.1會議場地布置、整理,茶水、公司內部用餐服務;
9.7.2外來人員到公司辦公,茶敘、留餐服務。
9.7.3公司食堂公用就餐費用的統計、整理,充值等服務。
9.8領導后勤服務。
9.9部門各種報銷單據檢查和登記。
9.9.1報銷單據復核,反饋異常狀況,提交部門審核。
9.9.2單據臺帳記錄;
9.9.3與財務對接報銷,報銷后現金返還、登記。
9.10部門績效考核基礎數據統計,提交審核。
9.11編寫公司月志,起草公司、本部門月度總結,提交審核和存檔。
9.12公司日常辦公用品、招待用物品(瓶裝水、茶葉、水果、糖果、餐巾紙等)購買管理。
9.13綜合部庫房管理:
9.13.1設備、設施維護;
9.13.2物品盤點、發放,以及庫房的安全管理。
9.14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10、外勤主辦
10.1是分管部長,外勤事務的B角,按既定流程組織日常工作,與分管部長積極溝通和反饋。
10.2是分管部長,員工食堂管理的B角色:
10.2.1組織對食堂采買的用車服務管理。
10.2.2食堂采買過程的監督管理。
10.3車輛證照管理。
10.4電話和傳真設備,與通信公司聯絡,管理相關事宜。
10.5文書機要員管理。
10.6印章管理:
10.6.1印章新制、分發和銷毀。
10.6.2要件審核、用印管理。
10.7公車安排,特殊情況安排或兼職駕駛。
10.8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維修和定期審核管理。
10.9車輛運行費用管理。
10.10停車場管理。
10.11公司辦公場所物管事宜:包括安保、環境綠化、保潔、用水,用電,電梯運行,辦公場所固定資產維護管理在內。
10.12公司日常辦公產生的各項雜費結算管理:電話費、水費、電費、物管、油卡等。
10.13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11、外勤事務員
11.1外勤事務員之間互為A、B角。
11.1.1食堂采買用車,專職駕駛。
11.1.2食堂采買過程提出建議,必要時與外勤主辦報告。
11.2車輛證照辦理。
11.3電話和傳真相關事宜辦理。
11.4派車,車輛日常檢查,收車后檢查,按要求兼職駕駛。
11.5保養,節能、清潔、安全檢測、維修等工作,辦理公司車輛的維護保養、維修,年審、繳納各項稅費、保險費工作,按公司制定的管理、服務規范,做好行車、油耗、費用、安全、維修等各項登記、報表、統計及分析工作。
11.6停車場檢查,相關手續辦理。
11.7文書機要員。
11.8公司辦公場所安保、環境綠化、保潔、用水,電梯運行,辦公場所固定資產巡回檢查和維護、維修。
11.9公司日常辦公產生的各項雜費結算。
11.10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12、食堂主辦
12.1是分管部長,食堂事務的B角:
12.1.1食堂大宗物資:(包括:燃油、大米、食用油等)采購前與分管部長溝通,確定方案,報分管。
12.1.2食堂專用設備:(包括:灶具、冰箱、座椅等)采購前與分管部長溝通,確定方案。
12.2按既定流程組織日常工作,與分管部長積極溝通和反饋。
12.3食堂安全管理責任人,包括日常安全、食品安全,人員的衛生許可證管理。
12.4食堂環境、設備、設施、用具的維護、整理、清潔、消毒管理。
12.5菜單管理。
12.6食堂日常食材的購買、儲存、加工到烹飪全過程的管理。
12.7廢水、廢油、泔水管理,可以售賣的,組織售賣。13食堂工作人員
13.1食堂工作人員之間互為A、B角。
13.2檢查和操作水、電、油、排風、空調系統的運行,辦理個人衛生許可證。
13.3按程序,對環境、設備、設施、用具進行整理、清潔、消毒。
13.4按菜單,精心烹飪,保溫、保鮮、保潔。
13.5食材的買辦、清理、存儲、加工。
13.6廢水、廢油、泔水的收集和處理。
13.7日常招待用物品的登記、存儲和發放。
14、計算機與信息系統主辦
14.1是分管部長,計算機與信息系統的B角,按既定流程組織日常工作,與分管部長積極溝通和反饋。
14.2公司內部計算機設備和辦公自動化設備的維護、維修和委托維修、耗材管理;
14.3公司內部服務器、信息化系統的安全管理。
14.4公司內部裝機軟件管理,異常裝機和使用監控管理。
14.5信息系統裝機、更新和維護管理。
14.6公司系統資源的分配管理,用戶資源和權限,按程序或領導要求進行配置。
14.7公司內部網站的日常維護管理。
14.8定期備份系統和數據,與文員主辦溝通,檢查與實務文件的對應管理。
14.9信息系統使用培訓的組織。
14.10計算機及辦公自動化設備的采購、調配管理。
15、計算機與信息系統工作人員
15.1計算機與信息系統工作人員之間互為A、B角。
15.2公司各辦公室、公共場所計算機和辦公自動化設備運行情況巡回檢查。
15.3按安全操作規定,定期檢查硬件、軟件的安全。
15.4按用戶要求,協助裝機,檢查、警告、直接要求刪除公司不允許安裝的軟件,對惡意使用系統的行為提交部門,按程序反饋主辦。
15.5信息系統裝機、更新和維護。
15.6公司系統資源的分配,用戶資源和權限,按程序或領導要求進行配置。
15.7公司內部網站的日常維護,按程序或將經過審核的內容發布、更新和刪除、歸檔。
15.8按規則,定期備份系統和數據,保持電子文檔和實物文檔的一致性。
15.9實施信息系統使用培訓。
15.10計算機及辦公自動化設備的采購、驗收、調配和相關登記。
崗位設置方案 篇七
一、指導思想
通過建立崗位管理制度和人員聘用制度,創新管理體制,轉換用人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遵循“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做到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
三、實施范圍
本單位在編在冊人員,均適用本實施方案。
四、政策依據
(一)《浙江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浙委辦〔xxxx〕138號)
(二)《關于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浙人社發〔xxxx〕137號)
(三)《xxx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實施意見》(溫委辦發〔xxxx〕93號)
五、經核準的崗位設置情況
本單位擬設置崗位總量146個,設置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類,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其中管理崗位13個(“雙肩挑”13人),占崗位總量的8.9%;專業技術崗位131個,占崗位總量的89.7%,工勤技能崗位2個,占崗位總量的1.4%。
(一)管理崗位
設置管理崗位共13個,占崗位總量的8.9%。其中八級1個,九級12個。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數量及結構比例
專業技術崗位總數144個(其中13個雙肩挑),占單位崗位總量的98.6%。
1.高級崗位23個(其中雙肩挑2個),占專業技術崗位的16%。其中五級崗位5個,占高級崗位的21.7%;六級崗位9個,占高級崗位的39.1%;七級崗位9個,占高級崗位的39.1%。
2.中級崗位84個(其中雙肩挑11個),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58.3%。其中八級崗位25個,占中級崗位的29.8%;九級崗位34個,占中級崗位的40.5%;十級崗位25個,占中級崗位的29.7%。
3.初級崗位37個,占專業技術崗位25.7%。其中十一級崗位18個,占初級崗位的48.6%;十二級崗位19個,占初級崗位的51.4%。
(三)工勤技能崗位
設置工勤技能崗位2個,占單位崗位總量的1.4%。其中技術工四級1個,技術工五級1個。
六、擬設置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
(一)基本任職條件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
3.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二)管理崗位職責與任職條件
1.職責
(1)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地方有關的法律、法規。
(2)服從單位工作安排,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根據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
(3)注重學習,提高自身行政管理能力水平。
(4)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2.任職條件
管理崗位設置兩個等級,即八級和九級崗位,分別對應科級副職、科員。
(1)八級職員崗位任職條件
①遵守憲法和法律,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廉潔自律。
②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
③在九級職員崗位工作滿3年且近3年考核合格及以上。
④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⑤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能力,能承擔與職位相對應的責任。
⑥經考核后確定,具體考核辦法按市組織人事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2)九級職員崗位任職條件
①遵守憲法和法律,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廉潔自律。
②具有本科學歷工作滿1年,具有大專學歷工作滿2年,具有高中學歷工作滿5年。
③能承擔與職位相對應的責任。
④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三)專業技術崗位職責與任職條件
1.職責
(1)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地方有關的法律、法規。
(2)服從單位工作安排,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根據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
(3)注重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
(4)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2.任職條件
專業技術崗位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分為八個等級。其中:高級崗位分三個等級,分別為五級5個,六級9個,七級9個;中級崗位分三個等級,分別為八級25個,九級34個,十級25個;初級崗位分兩個等級,分別為十一級18個,十二級19個。
(1)高級崗位任職條件
①五級崗位:必須具備高級職稱,在六級崗位任職滿3年或在七級崗位任職滿6年,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首次設崗后的聘任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任現職以來,至少有一項區級立項課題,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或案例在市級及以上刊物發表或省級及以上獲獎。
②六級崗位:必須具備高級職稱,在七級崗位任職滿3年,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首次設崗后的聘任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任現職以來,至少有一項區級立項課題,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或案例在市級及以上刊物發表或省級及以上獲獎,指導的青年教師在各類教學比賽和論文評比中獲區級獎項至少各一項。
③七級崗位:具備高級職稱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2)中級崗位任職條件
①八級崗位:具備中級職稱,在九級崗位任職滿2年且近2年考核稱職及以上。首次設崗后的聘任必須具備下列一項條件:
a.在十級崗位任職滿9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b.在十級崗位任職滿4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榮獲市級及以上名師、三壇、學科帶頭人榮譽稱號。
c.在十級崗位任職滿6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榮獲市級及以上學科骨干或骨干班主任榮譽稱號,或任現職以來,所負責或執筆的課題成果獲市級一等獎及以上,或有正式出版社出版個人教育教學專著。
②九級崗位:必須具備中級職稱,在十級崗位任職滿3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首次設崗后的聘任必須具備下列一項條件:
a.在十級崗位任職滿4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b.在十級崗位任職滿2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榮獲市級及以上名師、三壇、學科帶頭人榮譽稱號,或有市級立項課題并在省級及以上教育教學刊物發表2篇文章,或任現職以來,所負責或執筆的課題成果獲市級一等獎及以上。
c.在十級崗位任職滿3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榮獲市級及以上學科骨干或骨干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③十級崗位:具備中級職稱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3)初級崗位任職條件
①十一級崗位:必須具備初級職稱,在十二級崗位任職滿3年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首次設崗后的聘任,在十二級崗位任職滿2年,獲得市三壇及以上榮譽稱號的優先聘任。其他教師具備下列一項條件:
a.在十二級崗位任職滿10年。
b.在十二級崗位任職滿5年,榮獲區三壇及以上榮譽稱號,或任現職以來,所負責或執筆的課題成果獲區級一等獎及以上,或有市級立項課題并在市級及以上教育教學刊物發表2篇文章。
②十二級崗位:具備初級職稱,且近3年考核稱職及以上。
(四)工勤技能崗位職責與任職條件
1.職責
(1)服從學校安排,認真履行職責。
(2)自覺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
2.任職條件
工勤技能崗位設置兩個等級,即技術工四級和五級崗位。
(1)技術工四級崗位任職條件
①取得中級工技術等級證書,具備從事工作所需的技能條件。
②須在工勤技能五級崗位任職滿5年。
③較好地完成崗位職責,并達到該崗位工作標準。
(2)技術工五級崗位任職條件
①取得初級工技術等級證書,具備從事工作所需的技能條件。
②較好地完成崗位職責,并達到該崗位工作標準。
七、崗位聘用
根據《xxx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和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按照《浙江省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試行細則》(浙政辦發〔xxxx〕117號)及有關規定,確定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聘用工作人員,并統一使用《浙江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書》,簽訂聘用合同。
(一)聘用辦法
1.根據組織、人事部門核準的崗位數量和各類崗位等級結構,結合各崗位特點,將采取任命、聘任、競聘上崗等方式進行崗位聘用。
2.今后出現崗位空缺,通過競聘上崗的方式擇優聘用。
(二)優先聘用原則
1.男教職工滿57周歲,女教職工滿52周歲者具有優先定崗待遇。
2.原則上,任現職時間長的優先聘用;任現職時間相同的,教齡長的優先聘用;任現職時間和教齡都相同的,有獲得區級及以上三個層次榮譽的`優先聘用;近五年有獲得區級及以上榮譽或獎勵的優先聘用;同等條件的或對學校有特殊貢獻的由考核組研究確定崗位。
(三)聘用程序
1.公布崗位
公布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崗位類別、崗位等級設置職數、崗位職責、聘用條件。
2.申請應聘
應聘人員向學校提出書面應聘申請,并按要求提交相關的證明材料。
3.審查考評
學校崗位設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對應聘者進行資格、條件審查,并進行綜合考評。
4.研究決定
崗位設置領導小組集體討論決定各類各級崗位受聘人員名單。
5.結果公示
聘用結果確定后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在公示期內有異議的,按程序進行復議,確屬不當,重新審核。
6.簽約上崗
校長與受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首次聘用合同期限為3年(離退休不足3年的聘用至退休),聘期內正常職務晉升實行一年一聘。
(四)補充說明
在本次開展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工作中,要保證現有編制內在冊正式人員按照現聘職務或崗位進入相應等級的崗位。現有人員結構比例已經超過核準結構比例的,應通過自然減員、調出、低聘或解聘的辦法,逐步達到規定的結構比例。尚未達到核準結構比例的,要嚴格控制崗位聘用數量,根據事業發展要求和人員隊伍狀況逐年逐步到位。
八、組織領導
(一)學校成立了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金子翔;副組長:周茜、吳立新;辦公室:戴立武、李造就;成員:林月、李公泉、黃劍華、胡巍、方麗君、黃影、董繁繁。
(二)職責:主要負責崗位設置方案的編制、報批、實施等工作。
九、實施步驟
(一)制定崗位設置實施方案
制定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經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崗位設置工作領導小組集體討論通過,并在本單位公示5個以上工作日后,報主管部門審核,區組織人事部門備案。
(二)編寫《崗位說明書》
根據組織、人事部門核準的崗位數量和各類崗位等級結構,結合本單位實際,編寫《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內容包括:崗位名稱、類別、等級、數量、職責、工作標準、聘用條件等方面的內容。
(三)開展崗位聘任
根據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和崗位說明書進行崗位競聘。
1.公示崗位類別、崗位等級設置職數。
2.對崗位競聘人員進行審查考評。
3.確定受聘人員并進行結果公示。
4.簽訂聘用合同。
(四)實施情況的認定
完成崗位聘任后,填寫《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實施情況認定表》、《崗位聘用人員名冊》等材料,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人事部門進行認定。
十、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應聘人員聘期內的考核
1.實行聘期考核和學年度考核相結合原則。學校對應聘人員的工作情況按照所聘崗位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進行學年度和聘期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是否繼續聘任或晉升或降級的依據。
2.首次崗位設置后,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下一學年度只能參與與專業技術資格對應的下一專業技術崗位的競聘,如具有副高資格的,只能參與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競聘;具備中級資格的,只能參與初級專業技術崗位的競聘:
(1)單位學年度考核“不稱職”等級者或近三年考核有兩年“基本稱職”等級者。
(2)中學高級教師履職考核不合格者或無故不參加高級教師履職考核者。
(3)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行為,產生嚴重后果者。
(二)應聘人員聘期內的管理
1.應聘人員在聘期內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學校可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按未聘待崗人員管理。
(1)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崗位聘任合同。
(2)學年度考核不稱職。
(3)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給學校工作造成重大損失。
2.專業技術崗位病休、事病假等人員,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規定和學校實際情況,由考核小組共同研究決定。
3.被解聘的待崗人員在下輪聘任時不得競聘同級及以上各級崗位。
(三)本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將作相應的調整,如與上級文件沖突,以上級文件為準。
xx小學
年 月 日
崗位設置方案 篇八
一、基本情況
根據《衛生監督所崗位設置方案》,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20xx年我單位核定編制20人(現有在編18人),專業技術崗位13個,其中副高崗位1個,設七級崗位一個,中級崗位4個,設八級崗位1個,九級崗位1個,十級崗位2個,初級崗位8個,設十一崗位3個、十二級崗位3個,十三級崗位2個。
二、實施范圍
本著精簡效能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單位內部崗位不搞一刀切,平均分配,目的是使各類崗位之間,各類崗位內部不同層級之間形成合理結構,做到精簡效能,科學合理,保證單位現有在崗人員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合理使用。本次競聘上崗范圍,為人事部門核準、財政認可的編制內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含指導意見規定的執行技術工資待遇的政工人員),全員聘用,基本按其職務與專業進入相應等次的崗位。
三、評聘原則
(一)、聘用條件。本著民主、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對照《衛生系統專業技術崗位內部等級晉升指導意見》確定的基本條件,競爭上崗,按崗聘用。對單位聘任人員,進行年度考評,對不能勝任本職工作,出現嚴重差錯事故,年度考評合格等次以下的人員,單位有權根據實際情況,提前解聘、低聘或變更聘用合同,或降底等次使用。新聘、晉升、變更崗位,實行嚴格的資格準入制度,完成規定程序。
(二)、評聘標準。單位實行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原則,對已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對照崗位設置方案,有崗的按崗競聘。崗位內部不同等級的確定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在工作表現與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般把技術職稱聘用的先后,作為第一要素,及在崗時間較長的優先納入較高檔次依次聘用,在本職崗位工作時間相同的,把工齡長短作為要素,擇長優聘;同等條件的人員,有獲得省、市級優秀表彰的可以從優考慮,專業技術人員兼職管理崗位從優考慮。
為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提高工作水準和專業技能,積極進取,在取得技術資格后,符合崗位晉升條件的,在單位崗位限額內,及時聘用。對符合“指導意見”規定達到破格晉升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僅限首次)可以破格晉升至本層級最高等次。
(三)、超比例結構人員。對通過考試考核已取得相應的任職資格與枝術等次的專業技術人員,本次設崗時,因考慮到單位的工作需要和未來發展,做到結構合理,人員優化,受到設崗比例的限制,不能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崗位與等級,及時聘用到較高層次的,此類超比例結構人員,可以按原職務繼續聘用,待崗位與等級空缺后,再進入相應等級使用。
(四)、兼職與不在崗人員。單位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得同時在兩類崗位上任職,對因工作需要由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其它工作的(不得拒絕單位安排的本專業技術工作),視為專業技術崗位,執行相同的工資福利待遇。因工作需要,而導致現崗位和專業技術資格不相符的,本著對其負責的原則,單位將充分考慮,盡可能地為其提供回到相對應崗位的機會,但兼職期間,與在崗人員同等對待,亨受相同的工資福利待遇,在崗位內部等級競聘時,一視同人。
(五)、混崗人員。屬于個人原因,而不在其專業技術崗位的,應自動回到與其相對應的崗位,或接受單位分配,否則將不亨受原職稱的工資福利待遇,重新聘用時將由單位視實際情況而定,以保證做到“人隨崗走,崗變薪變,崗職相符”的原則要求。
(六)、崗位管理。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各科室之間不搞一刀切,不搞崗位平均分布,編制內各類崗位實行總量管理,由單位統一調節使用,原則上對各類晉升人員,按其職務、專業技術技能給予聘用。嚴格執行上級崗位等級晉升政策,落實衛生系統等級晉升指導意見精神,完善辦理程序,不得突破已經核準的人員結構比例。無崗位空缺,新調入人員和新取得資格的人員,一律不予聘任。
(七)、新進與變更崗位人員。新進及變更崗位人員要根據所聘崗位重新確定崗位等級,并簽訂聘任合同,崗位與等級由單位崗位等級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以保證原有已聘人員崗位等級的相對穩定為前提,只能進入相應崗位等級中缺額的級別使用。工作人員變換工作崗位的,順具有所任崗位規定的任職條件,并對聘用合同的有關內容進行變更,從變更后的下月起執行新崗位的工資標準。
四、方法步驟
(一)、組織領導。單位崗位設置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崗位實施方案擬草和組織實施,方案報領導組集體討論通過后公示,廣泛征求意見,修訂確認后,報縣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審核、備案、實施。
(二)、審核準入及量化考核。對在編在崗的專業技術人員,比照指導意見規定的基本條件,核查相關證書,檢查履職情況,對新聘人員進行評估,落實崗位說明書內容,嚴格執行準入條件。對申報人員逐一進行量化考核,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確定相應崗位等級,辦理聘用手續。
(三)、競聘人員崗位及等級。我所參加本次內部等級競聘的專業技術人員,主要為在職人員,在職人員共18人,由于受到崗位設置的限制,根據實施方案,經審核符合內部等級晉升擬報的9人(見表一)。
(四)、辦理手續、簽定聘用合同。對符合條件確定的競聘上崗人員,經公示無異后,按規定程序填寫上報相關表格,簽定聘用合同,辦理聘任手續。
(五)、時間安排。本次等級晉升工作分三步走:一是公布競聘崗位條件、公開報名,11月下旬完成;二是資格審查、確定擬聘人選并公示,12月上旬完成;三是辦理崗位聘任手續,12月底前完成。
崗位設置方案 篇九
為了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現學校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國家和省關于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政策要求和《省人事廳,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江蘇省高等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蘇人通[20xx]113號)精神,結合我校崗位設置方案及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建立崗位管理制度和人員聘用制度,創新管理體制,轉換用人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凝聚優秀人才,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調動學校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校事業的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設崗,宏觀調控的原則;堅持優化結構,精干高效的原則;堅持按崗位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堅持平穩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
三,設置崗位情況
學校設置崗位總量1386個,其中:管理崗位243個,專業技術崗位1046個,工勤技能崗位97個。主體崗位是專業技術崗位,占崗位總量的75。5%。專業技術崗位主系列是教師系列,教師系列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數是776個,占崗位設置總量的56%。輔系列崗位為工程技術,教學科研實驗,圖書資料,檔案資料,編輯出版,會計,審計,醫療衛生等其他專業技術系列,輔系列崗位最高級為三級。
(一)管理崗位名稱,等級,數量
管理崗位總數243個,占學校崗位總量的17。5%。其中:五級以上46個,六級39個,七級78個,八級51個,九級29個,十級0個。
1,學校領導崗位8個。其中:三級職員2個,名稱分別是院黨委書記,院長;四級職員6個,名稱分別是院黨委副書記,院紀委書記,副院長;
2,內設機構領導崗位77個。其中:五級職員38個,名稱分別是機關各職能部門處長,系(院)黨委書記等;六級職員39個,名稱分別是機關各職能部門副處長,系(院)行政副院長等;
3,其他管理崗位158個。其中:七級職員78個,八級職員51個,九級職員29個,十級職員0個。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數量及結構比例
學校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按15:30:47:8設置;專業技術正高級崗位中的二級,三級,四級之間的比例為1:3:6;副高級崗位中的五級,六級,七級之間的比例為2:4:4;中級崗位中的八級,九級,十級之間的比例為3:4:3;初級崗位中的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高級崗位的數量適當向教師崗位傾斜,其他專業技術適當壓縮。教師崗位的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崗位比列按18。9:32。1:44。5:4。5設置,其他專業技術崗位按3。7:23。7:54。4:18。2設置。其中,其他專業技術崗位中不設正高二級崗位,且副高級崗位結構比例按9。4:29。7:60。9設置。
1,高級專業技術崗位470個,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45%。
① 正高級崗位157個,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15%。其中:二級崗位16個, 三級崗位47個,四級崗位94個。
② 副高級崗位313個,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30%。其中:五級崗位63個,六級崗位125個,七級崗位125個。
2,中級崗位492個,占專業技術崗位比例47%。其中:八級崗位148個,九級崗位196個,十級崗位148個。
3,初級崗位84個,占專業技術崗位比列8%。其中:十一級崗位42個,十二級崗位42個,十三級崗位0個。
(三)工勤技能崗位等級,數量及結構比例
工勤技能崗位97個,占學校崗位總量7%。其中:技術工一級 1個,技術工二級5個,技術工三級23個,技術工四級66個,技術工五級2個,普通工崗位0個。
四,崗位職責與任職條件
(一)各類崗位聘用的基本條件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
(3)具有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能力或技能條件
(4)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二)崗位職責與任職條件
見附件(1)徐州醫學院教師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細則
(2)徐州醫學院其他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細則
(3)徐州醫學院管理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細則
(4)徐州醫學院專職輔導員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細則
(5)徐州醫學院工勤技能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細則
五,崗位聘用
(一)聘用范圍
我校事業編制在職人員(不含內退人員),人事代理人員均可以應聘相應的崗位。
(二)聘用辦法
(1)通過公開,平等,競爭的程序,按照競聘上崗,雙向選擇形式,擇優聘用。
(2)崗位聘用工作分級進行,專業技術高級職務和管理五,六級崗位由學校聘用,其他崗位由相應聘用組織或單位聘用。
(3)崗位聘用分為聘期聘用和聘期內聘用。
聘期聘用為三年一次,聘期內聘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聘期內只進行因專業技術和行政職務晉升的聘用,不對其他崗位等級進行聘用,學校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由單位提議,學校及時聘用。新調入人員和接收的畢業生聘用相應職務的基礎崗位,并確定試用期。
(4)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用每年進行一次,管理崗位在任命的當月聘用,工勤技能崗位在江蘇省人事廳頒發的技術等級證書時間的當月聘用。
(5)XX年7月1日至首次聘用期間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符合相應的級別崗位條件者,按照相應的崗位級別重新計算退休工資,退休時間不變。
(三)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崗位設置實施方案,聘用崗位及其職責,聘用條件;
(2)應聘人員申請應聘;
(3)聘用工作組對通過初審的應聘人員根據聘用條件提出擬聘人員名單;
(4)聘用委員會集體討論確定受聘人員名單;
(5)公示;
(6)學校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與受聘人員簽定聘用合同。
六,組織領導
(一)學校成立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崗位設置與聘用的領導,監督和檢查工作。
(二)學校成立聘用委員會,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工作組,管理人員崗位聘用工作組,工勤技能崗位聘用工作組,分別負責對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工勤技能崗位的聘用工作。
(三)二級單位成立以單位負責人為組長的崗位設置與聘用工作小組,負責本單位的崗位設置與聘用工作。
七,實施步驟
20xx年12月底完成崗位設置和聘用工作,具體步驟實施如下:
(一)10月13日——10月16日 聘用委員會,各工作組討論實施方案,各類崗位聘用細則。
(二)10月19日——10月30日 召開各類人員座談會,廣泛聽取教職工意見。
(三)11月2日——11月4日 黨政聯席會通過實施方案及細則。
(四)11月9日——11月12日 宣傳動員,公布實施方案及細則,崗位職責,聘用條件。
(五)11月13日——11月16日 應聘人員向各部門,各部系(院)申請。
(六)11月17日——11月22日 各部門,各部系(院)審核后將應聘名單上報。
(七)11月23日——11月25日 各聘用工作組初審,提出擬聘人員名單。
(八)11月26日——11月29日 校聘用委員會集體討論確定受聘人員名單。
(九)12月3日——12月7日 公示
(十)12月14日——12月18日 簽定聘用合同。
八,合同管理與考核
(一)學校與受聘人員按照法律,政策規定,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聘任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二)受聘人員應認真履行崗位聘任合同,保質保量地完成崗位職責和目標任務。聘任合同的變更和解除,按聘任合同中的有關條款執行。XX年以后進入學校工作的人事代理人員,其崗位聘任合同從屬于原聘用合同,人事關系的調整按照聘用合同執行。
(三)經醫療單位確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承擔工作任務的,暫緩簽訂聘任合同。
(四)學校依據《徐州醫學院教職工考核暫行規定》和合同約定的內容對受聘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晉級,調整崗位的重要依據。聘期考核不合格者,低聘或轉聘其他崗位,轉聘后聘期考核再次不合格者,不再聘任。
九,聘期待遇
(一)教職工在受聘期間原則上按所聘崗位享受相應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
(二)具有專業技術職務并聘任至管理崗位的工作人員,可以保留現已執行的技術職務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標準;聘任至管理或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人,受聘期間工人身份不變,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按現已執行的標準兌現,績效工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解聘或退休后,仍按照工勤技能崗位兌現相應的工資及福利待遇。
十,聘余人員的管理
(一)學校事業編制在職人員(不含人事代理人員),因崗位和聘任條件限制未聘任上崗的人員(不含出國逾期未歸人員)為聘余人員。聘余人員可按規定進入人才交流中心,聘余人員在職期間學校保留其檔案工資。
(二)教職工拒絕與學校簽訂聘任合同的,學校給予3個月的擇業期,擇業期內發給最低生活保障費,擇業期滿未調出又未辦理辭職手續的,予以辭退。
(三)經確診患有嚴重疾病而未聘任崗位的人員,可以履行病假手續,按照國家的規定執行病假工資和福利待遇。經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病退或退職手續。
十一,爭議處理
為了使崗位聘任工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妥善處理在聘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校成立崗位聘任申訴受理委員會。應聘者在公示期內有權就崗位聘任組織的決定和工作提出申訴。
申訴受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一)受理教職工對崗位設置與聘任工作有關問題的申訴;
(二)負責對教職工申訴意見進行調查核實;
(三)責成有關單位對需要糾正的。問題限期予以糾正,必要時提交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處理;
(四)將處理結果向申訴人反饋。
申訴受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校工會。
申訴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并簽署真實姓名,申訴受理委員會有責任為投訴人保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對申訴人進行打擊報復。申訴人應以事實為依據,經查實,屬于誣告者,將予以嚴肅處理。
教職工對申訴受理委員會的答復或處理意見不滿意,可依據相關法律或規定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
十二,附則
(一)本辦法自 年 月執行,學校原有的相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二)本辦法由人事處負責解釋。
本文由用戶南國貓覓海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2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