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视频_成人福利视频网站_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人爽爽人爽爽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6篇)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1

  《可愛的企鵝》教學反思

  “可愛的企鵝”這一課是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的內容,通過前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9以內的加減法”。本節課利用“可愛的企鵝”這一學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進一步鞏固8和9的加減法。

  考慮學生實際,為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一開始我由關于企鵝的一些問題情境引入極大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整個教學中,并讓學生利用課本上的情境圖,認真觀察,自己提出問題,并有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學會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整節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爭著解決問題,學習興趣很濃。

  本節課教學時我比較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先讓學生觀察企鵝圖,找出圖中隱藏的兩個信息,再讓孩子根據這兩個信息進行提問,并要求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對于大括號的認識,學生還是不夠清楚,而且我在出示加減法數學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后沒有讓孩子進行討論一下“生活中有些問題需要用加法解決,有些問題需要用減法解決。那么什么時候用加法,什么時候用減法呢?”沒有讓學生的知識系統化。

  可愛的企鵝教學反思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可愛的企鵝這一課,開始就聽其他老師說了這一課很難,當時想到這一課也是學習8、9的加減法,而且自己在講前面一課《跳繩》講的還比較仔細,就覺得孩子們掌握起來應該不難,結果卻差強人意。

  這一課的難點就在于出現了一個大的括號和問號,由于一年級同學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讓他們理解這個大括號和問號到底代表什么意思真的很花時間,還有列式的時候,書上那副圖問冰山后面有幾只企鵝,就應該用9-3=6,有幾個孩子認為是9-6=3,孩子們上課精力又不集中,給他們講了一共有9只企鵝,我們看到冰山前面有3只,冰山后面有幾只我們能看到嗎?回答不能,冰山后面有幾只企鵝是我們用總數-前面的企鵝之后,計算出來的,所以應該這樣列式,講完這道題,就讓他們做練一練,有一道類似的題,說9-6=3的孩子這一次還是錯,然后就多出幾道,效果還是不太好,然后你直接給他們講用總數-看的到的數這樣列式,他們才慢慢的都會了。然后就要教他們那些算式應該列減法,哪些是加法,其實有部分同學能理解意思,直接就能列出正確的算式,但是有些同學就是不能理解,后來和其他的老師討論,這個理解意思只有多練習,慢慢就能體會了,現在用比較直接的方法,讓他們分別,比如?在大括號下面用加法,在上面用減法,如果一副圖所有的東西都畫出來了,那么打問號的那邊就當做看不到的那一邊,還是用總數減去能看到的那一邊,其實自己都覺得這樣講有些搞笑,但是孩子們需要時間,我相信他們多做一些題慢慢就會懂了。

  一年級的同學們要加油啊,你們的第一個半期考試就要來了。

  《可愛的企鵝》教學反思

  教學了“可愛的企鵝”一課后,反思整節課,成功與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能引導學生通過生活情景和直觀圖,讓學生在認識打括號和問號含義的基礎上體會題里數量之間的關系,并列出算式,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重點。

  2、能讓學生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有機的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教學過程中,能引導學生運用觀察、交流、猜測等方式,使學生既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感受生活的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4、但是這節課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創設的情景不夠主動,沒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學生對8、9加減法的計算不熟練。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2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第三章加減法,第八課時—-可愛的企鵝.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能根據情景圖做有關的加減法.

  (二)教學知識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有關的加減法.

  (三)教學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

  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系

  二,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出示情景圖—-可愛的企鵝1)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活動一:觀察討論,學習新知1

  (觀察圖片:可愛的企鵝1)

  教師:仔細觀察圖,說說圖的意思,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2.教師提問

  (1)想一想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么 問號又表示什么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這幅圖的意思嗎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板書:6+3=9

  (3)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自由交流)

  (二)活動二:加深理解,強化新知.

  1.(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2)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1)仔細看圖,完整地說一遍圖意.

  (2)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么意思 問號又表示什么意思

  (3)怎樣算出藏起來多少只企鵝呢 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3.小組匯報

  (三)動手操作.(展示課件3)

  三.鞏固練習,啟發思維(完成練一練1—3題)

  四.小結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3

  教學設計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23

  蘇教版小語十二冊16課《白鷺》教學設計

  金湖縣金溝中心小學  王旭東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揭題

  1、出示羅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讓學生說說對名言的理解。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去發現美,同樣在語文課本中我們也要學會去發現美。

  2、看圖,猜一句唐詩:

  “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說說你從發現詩句中欣賞到什么美?

  詩中有畫,畫面如詩。

  你從中發現詩有什么樣的特點?

  語言精練形象、節奏感強、富有意境等

  介紹:白鷺,體長約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間頭部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長在我國的長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動于湖邊沼澤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魚等為食物。

  3、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雋juan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白鷺》(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指讀生字詞:(1)白鶴 蓑毛 長喙(鑲)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適宜 尋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獨 安穩 韻味無窮

  2、 想想文章是從那幾方面介紹白鷺的美的?(外形、覓食、棲息、晚飛等。)

  3、畫出文章首尾呼應的句子。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

  三、精讀欣賞

  1、請欣賞一組白鷺的圖片

  (多媒體出示一組白鷺的圖片,配以優雅的輕音樂。包括白鷺的外形圖、覓食圖、棲息圖、晚飛圖等。)

  2、同學們,這些圖片美嗎?

  圖片這么美,郭沫若老先生筆下的白鷺更美,如詩如畫。這么美的文章我們更要把他讀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找出你最想讀的一部分認真讀。

  想想:這一部分哪兒寫得好?為什么說這兒寫得好?

  3、精讀每部分

  白鷺的外形美

  a、指名說說這一部分哪兒寫得好?為什么說這兒寫得好?

  (讓學生充分地說,說理由,說感受。)

  b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圖片欣賞,重點詞句的理解。

  a第3、4節運用對比的寫法,寫白鶴為了襯托白鷺的精巧;寫朱鷺、蒼鷺是為了襯托白鷺的常見。(出示白鷺與朱鷺、蒼鷺的比較圖片)

  b第5、2自然段寫了白鷺外形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的適宜和精巧。

  (請學生上臺對照白鷺的圖片點擊“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以此體會白鷺外形的精巧。)

  c、指導記憶背誦。出示下面的填空:

  那(   )的蓑毛,那(   )結構,那(  )的長喙,那(    )的腳,增一點兒(      ),減一點兒(    ),素一點兒(       ),深一點兒(       )。

  d、寫法指導 郭沫若老先生的對白鷺的描寫是借鑒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的寫法。出示下面一段話: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e、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f、小結:這一部分寫出了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的和諧、優美的輪廓美和比例的協調、勻稱,如一首精巧的詩。

  欣賞白鷺的釣魚圖

  a、請學生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b、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

  c、展開想象,白鷺是怎么釣魚的?(出示白鷺釣魚的組圖,感受其釣魚時的韻味。)

  d、如果把“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專為白鷺而設計的。”這句話去掉好不好?為什么?(這是個比喻句,展現了詩一樣的畫面)

  e、賞讀。

  欣賞白鷺的棲息圖

  a、出示白鷺棲息圖,對照課文理解“孤獨地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大安穩,而它卻很安然,這是別的鳥少有的一種嗜好。人們說他是在了望,可它真的是在了望嗎?”

  b、引導學生探究,分組討論:白鷺真的是在了望嗎?讓學生充分說說自己的觀點。

  (也許白鷺也懂得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c、賞讀這一節

  白鷺晚飛圖

  指名讀,理解反問句。想想“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給人的美感如歌)

  四、總結全文

  (再一次欣賞白鷺的一組圖片,配以優美的輕音樂,讓學生細細品味,陶醉其中。)

  白鷺 (實在)是

  身段 (外形圖)  精巧的詩

  覓食 (釣魚圖)

  飛行 (低飛圖)  韻味無窮的詩

  棲息 (瞭望圖)

  你怎樣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討論:根據詩的特點,讓學生從詩的短小精練、節奏感強、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測白鷺的特點,理解作者把白鷺比作詩的寫作特色。

  五、小練筆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感受到了,理解到了,欣賞到了白鷺的美,同時也領略到了大作家的文筆的魅力。你一定也想對白鷺唱一首贊歌吧?那么,請拿起你的筆寫一首贊美白鷺的詩。

  學生寫詩,還可以配上圖畫。

  集體評議交流。(實物投影展示,朗讀。)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4

  作者:紫妍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后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白鷺,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讀“huì”。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此情此景如詩如畫。當你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5

  教材分析:《可愛的企鵝》的教學是在學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看圖提問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圖畫應用題的教學,看圖提數學問題是教學的難點。大括號及問號在情景圖中是第一次出現,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大括號,理解大括號及問號的意義。

  設計思路:把學生分成9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在學習小組中,學生共同完成看圖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的學習活動。這樣,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可以使大部分學生都能獲得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尤其是一些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同學,通過小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能逐步學會看圖提問及解決問題。

  學生狀況分析: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還沒有完全進入課堂,老師在引導學生看圖時,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表現的機會相對較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鞏固8和9的加減法。

  2.理解圖中的大括號,問號各表示什么?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培養協作、互助的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理解大括號,問號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看圖提數學問題,理解圖意。

  四、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鉛筆(學生準備10根小棒)。

  五、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在寒冷的南極,生活著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它們就是可愛的企鵝(板書:可愛的企鵝)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瞧瞧可愛的企鵝。

  二) 探索學習(出示掛圖)

  1.觀察主題圖1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

  1) 認識大括號。

  師指著大括號:這個符號叫做大括號,在兩部分企鵝的下面畫一個大括號就表示把兩邊的企鵝合起來。在大括號的下面有一個問號,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嗎?(師引導學生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 提出問題。

  師:你能用帶著數學問題的三句話表示這幅畫嗎?(生:冰面上有6只企鵝,冰山上有3只企鵝,一共有多少只企鵝;左面有6只企鵝,右面有3只企鵝,合起來一共有多少只企鵝。)

  3) 解決問題。

  師:要求一共合起來有多少只企鵝,你能解答嗎?(板書:6+3=9)

  說一說6+3=9這個算式中6、3、9在圖中各表示什么?

  2.觀察主題圖2

  師:9只企鵝一起真熱鬧。它們商量玩捉迷藏的游戲。大家看第二幅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冰面上有6只企鵝,冰山上的企鵝藏起來了,冰山上也有一個大括號。

  師:在這幅圖出現了兩個大括號,你能說說這兩個大括號各表示什么意思嗎?(長大括號表示兩邊企鵝的總數,短大括號表示冰山上的企鵝數)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內說一說:

  1)一共有幾只企鵝?你是怎么知道的?

  1)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從哪里知道的?

  2)你能用帶著數學問題的三句話把這幅圖完整的說出來嗎?

  小組匯報。生:一共有9只企鵝,冰面上有6只,冰山上藏了幾只?

  師:已經知道了企鵝的總數,要求的是藏在冰山上的這部分企鵝數,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板書:9-6=3)

  9、6、3各數在圖中表示什么意思呢?

  3.比較兩幅圖。找找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問號的位置)

  相同 生:兩幅圖都有大括號和問號。冰面上都有6只企鵝

  不同 生:第一幅圖冰山上有3只企鵝,第二幅圖冰山上的企鵝藏起來了。第一幅圖用加法計算,第二幅圖用減法計算。

  師:為什么第一幅圖用加法計算,第二幅圖用減法計算呢?

  生:第一幅圖的問題是要求企鵝的總數,第二幅圖的問題是求冰山上的企鵝數。

  師:兩個問號在不同的地方所提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所用的解決方法也就不一樣。圖1要求的是企鵝的總數,也就是把兩部分的企鵝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圖2要求的是冰山上的企鵝,也就是部分數,所以用減法計算。

  三)反饋練習

  出示小黑板上練習

  1.師:你能看圖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來考考我們大家,看我們能不能給大括號和問號找到相應的位置。

  生:左邊有5個三角形,右邊有4個三角形,請問小朋友們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呢?(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在圖上分別標出5、4及畫出大括號和問號。)

  師:為什么把大括號畫在這里,問號打在這里?

  生:因為要求的是一共有幾個三角形。這個大括號表示把邊兩邊的三角形合起來,問號表示問合起來有多少個三角形。

  2.師:你能根據圖提出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從8-3=5這個算式說說已經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共有8個圓,左邊有3個圓,右邊有幾個圓呢?

  師:8是圓的總數,在圖中怎樣表示出圓的總數呢?(讓學生在圖上指出大括號的位置,師畫出大括號)要求的問題是什么,問號打在什么地方?(讓學生指出問號的所在位置師標出問號)

  四)實踐操作

  1.老師拿出8只鉛筆,把8支鉛筆分放在兩個筆筒里,如果把1支鉛筆分放在一個筆筒里,還剩幾枝鉛筆放在另一個筆筒里?

  說一說,要分的總數是(8),分成的是(1)和(7)。師邊引導學生說邊填寫表格。

  你能象老師這樣用小棒代替鉛筆分一分、說一說、寫一寫嗎?

  學生活動:各小組用小棒分一分、說一說、寫一寫。

  各小組匯報情況。展示學生填寫的表格。

  觀察: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說出相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

  獨立完成試一試第2題。

  說一說:表格中的9表示什么?能說說你是怎么分香蕉的嗎?

  五)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這節課通過情景圖的教學,使學生認識了大括號,理解了大括號及問號的意義。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用帶著數學問題的三句話表述圖意,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設計的反饋練習讓學生通過看圖提問及根據算式提問,為大括號和問號找到相對應的位置,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目的是:(1)為了讓大部分學生都有表述的機會,使那些表述有困難的同學獲得幫助。每組選取一名語言表達能力田頭好的同學擔任組長,負責傾聽和幫助組員看圖提問及解答問題。(2)培養學生協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在小組內分一分、說一說、寫一寫,使學生在生生互動中自主完成8、9的分解、組成,鞏固8、9的加、減法的計算。(3)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意識,讓學生逐步理解在合作時要說什么,要討論的是什么。

  把兩幅圖對比起來時,如果把3、6、9這3個數在兩幅圖中的不同之處對比起來說效果會更好一些。如:9在兩幅圖中都表示兩部分企鵝合起來的總數,在圖1中是要求的問題,在圖2中是已經知道的。3表示的是右面冰山上的那部分企鵝,在圖1中是看得見的,是已知的,在圖2中是看不見的,是要求的問題。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求總數用加法計算,求部分數用減法計算。

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后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白鷺,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讀“huì”。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此情此景如詩如畫。當你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本文。如果您覺得小學教學課件制作范本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我們非常希望您能夠將其分享給更多的人。最后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62177.html

(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一级片免费播放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成人在线播放 | 成人午夜 | 黄色免费看 |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 好看的一级毛片 | 在线观看免费黄视频 | 色成人亚洲www78ixcom | 欧美综合激情 |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 www.伊人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五月天婷婷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日日麻批免费视频40分钟 | www.国产精品 | 日韩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 午夜免费视频 | 谁有毛片网站 | 日韩一区中文字幕 | 精品久| 二区中文字幕 | 香蕉综合久久 | 精品成人久久 | av亚洲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 | 91av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激情亚洲 | 欧美一区国产一区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 | 狠狠综合久久 | 美国成人在线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广东 |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