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篇一
介紹有關歌曲知識 《陽光體育之歌》是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組織創作的一首體育歌曲,從20xx年起在全國推廣?!蛾柟怏w育之歌》現已制作成MTV,并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和教育部官方的網站進行公布。
《陽光體育之歌》由李幼容作詞,徐錫宜作曲。主旋律可以齊唱、獨唱。這首歌倡導學生走進陽光、走進自然、走進操場,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鍛煉,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習慣。
目前,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已積極行動起來,結合多種形式的陽光體育活動,對《陽光體育之歌》進行廣泛宣傳、播放,積極組織學生學唱,以盡快使《陽光體育之歌》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廣為傳唱。它也是廣播體操《七彩陽光》的背景音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用歡樂、充滿朝氣的聲音學會演唱《陽光體育之歌》。
2、知道《陽光體育之歌》是根據國家教育部推行的陽光體育活動推出的歌曲。并了解陽光體育的相關知識。
能力目標:
通過歌曲的學習,能積極參與歌曲的表現。
情感目標:
1、能與同學分享自己參加陽光體育活動的內容。
2、通過歌曲的學習和《陽光體育之歌》MTV的欣賞,讓孩子們能感受到歌曲快樂的情緒,了解更多參與到陽光體育活動中的體育活動和游戲,從而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參加陽光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學設想:
陽光體育活動開展了幾年了,但孩子們對于“陽光體育”這個詞還不夠熟悉?,F在上級部門要求傳唱歌曲《陽光體育之歌》,教育部推廣第三套廣播體操,又趕上第二屆陽光體育長跑活動啟動之時,于是,我把這首歌曲的教學插入了音樂課堂。為了方便學生的傳唱,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我降低了難度,只教學了歌曲的第一聲部。
由于第三套廣播體操中的《七彩陽光》所用到的旋律正好是《陽光體育之歌》,于是,我就以欣賞《七彩陽光》導入“陽光體育活動”的介紹,進而導入歌曲v的欣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后開始歌曲的教學。再以“你唱歌,我表演”的形式進行音樂課與體育課的整合,讓學生對歌曲更加熟悉,同時,也鞏固了剛剛學習的廣播體操。最后以“陽光體育活動” 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口號,讓學生伴隨著《陽光體育之歌》走出課堂,進行自己的陽光體育活動。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陽光體育之歌》
教學難點:
能用歡樂、充滿朝氣的聲音演唱歌曲《陽光體育之歌》并積極參與“你唱歌、我表演”的活動中去
教學準備:
教學音響、《七彩陽光》
教學設計:
一、 播放《七彩陽光》視頻,學生進教室
二、 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現在看到的廣播操嗎?它和我們以前做的操伴奏音樂上有什么特點?
2、同學們平時的體育鍛煉除了做操以外,還參加過哪些體育活動或是體育游戲?
3、小結:其實,除了同學們剛剛所參加過的體育活動,同學們現在在大課間操時所跳的集體舞、咱們學校舉辦的趣味運動會都是源于一個活動,它就是國家教育部推廣的“陽光體育活動”。
三、了解“陽光體育活動”
1、什么叫“陽光體育活動”呢?(音響顯示)
2、讓咱們一起來喊喊“陽光體育活動”的口號“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四、學唱歌曲。
聽賞《陽光體育之歌》
1、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聽過嗎?它就是《七彩陽光》的背景音樂,你們想學嗎?
2、再聽歌曲,體會演唱的情緒。(歡樂,充滿朝氣)
3、讀歌詞,體會詞意,記憶歌詞。
4、聽老師范唱歌曲旋律,注意節奏(歌曲中的弱起部分)。
5、跟琴用 “la”模唱
6、師生接唱,師指導有困難的地方。
7、師范唱歌曲,生做口型,熟悉歌曲前兩段。
8、學習結束句的演唱。
9、生完整的唱歌曲。
10、 生完整的聽歌曲,再次感受歌曲。
11、 生完整的表現歌曲。
五、我唱歌,你表演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到了這首歌曲是《七彩陽光》的背景音樂,那么,現在咱們一起來邊唱邊來做第一節伸展運動和最后的調整運動合一合,好不好!
六、快樂結束,陽光繼續
1、同學們,你們今天有哪些收獲?
2、讓我們再一次說出陽光體育的口號“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地快樂的參加體育鍛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3、現在,讓我們在歌聲中走出教室,進行我們快樂的陽光體育活動吧
欣賞歌曲《意大利之夏》
“意大利之夏”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意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既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這首歌有數個版本,英語版本名稱為:T Be Nuber One 原唱錄音版較舒緩傳統;現場演唱版則加入更多搖滾節奏;因為作曲的是意大利電子樂大師吉奧吉,也有過節奏強勁的混音版。兩位原唱者都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并且此歌也是兩人合作寫成的,英語版由意大利最著名的電子音樂先鋒吉奧吉·莫羅德演繹。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篇二
一、教學內容:
1、 插旗子
2、 拾貝殼
3、 放風箏
4、 選一選、打一打
二、教學總目標:
1、 了解學生對本學期欣賞曲的熟悉程度。
2、 了解學生對×-、×、×節奏的掌握及運用。
3、 測試學生在本學期熟記并背唱其中兩首歌曲。
4、 測試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及伴奏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插旗子
教師指導學生自己觀察幾面旗子上寫的歌(樂)曲的名稱,回憶并試著唱出歌(樂)曲的片段或主題。聽教師播放歌(樂)曲,學生在自己課本的小旗子上涂上顏色,后出示答案,學生互相查對,給予成績評定。
2、拾貝殼
教師先讓學生分小組編創節奏,要求編創的節奏有結束感,然后學生自由練習(每個學生都自編一條節奏,力爭與他人不同,采用一人編創,小組同學齊模仿的形式進行),最后小組評定每個人編創的節奏,找出優點與不足。
3、《我喜歡》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說一說 唱一唱:
我喜歡一個人唱的歌( )( )( );
我喜歡和一二個好朋友一起唱的歌( )
( ) ( )( )
我喜歡和大家一起唱的歌( )( )
( ) ( )( )
我喜歡演奏的樂器( ) ( )
( ) ( ) ( )
我喜歡表演的曲目( )( )
( )( )
我喜歡聽的音樂( )( )
( )( )
我最拿手的節目是( )
( )( )( )
四、總結;
課題《音樂宮―――自我測評》 15-2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說一說 唱一唱
(1)齊唱
1、
2、 表演者:( )小組
(2) 獨唱
1、
2、 表演者:( )
(3) 對唱
1、 表演者:( )
(4) 表演唱
1、
2、 表演者:( )
(5) 輪唱
1、
2、 表演者:全班同學
(6) 誰的耳朵最敏銳?
聽辨三個為一組的節奏型,其中有二個是相同的。
指出相同節奏型的排序(每組拍打三次)
例:x xx 。xx x 。x xx(答案:一。三相同。)
(7) 誰的反應最快?
X 。x 。x 。x 。x 。x 。這些音符,哪幾個組合在一起,它的時值等于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有幾種組合的形式?
例: x x = x
二.總結:
小學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能用飽滿、有力、較有彈性的聲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這首歌的音樂體裁,愿意參與這首歌的編創活動。
二、喜歡聆聽、演唱本課的三首歌曲,樂于了解音樂與人的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愿意參加班級音樂會的活動。
三、聆聽《致音樂》和《美妙的琴聲》,關注歌曲的內容、旋律、伴奏及結構形式,能夠記住其主要的旋律。
教學重難點:
一、學習演唱歌曲,體會軍營歌曲的氣勢
二、聽賞國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樂的韻味。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用具:
教科書、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廣為流傳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介紹作者:
臧云飛,作曲家。戰友歌舞團作曲。創作歌曲有《珠穆朗瑪》、《當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個祝?!返溶婈牳枨?/p>
——聽范唱,邊聽邊想:
你能聽著歌曲,想想部隊里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歌曲的情緒怎樣?
——學生聽,然后舉手發言
——學習歌曲,再聽歌曲,邊聽邊在心里跟著歌曲哼一哼旋律
——很多同學都會唱這首歌曲,請大家跟著錄音機輕聲地演唱,老師糾正不對的地方
——指導:唱到高音的時候,請同學們用假聲來演唱
——請大家跟著歌曲的伴奏,大聲地用圓潤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分小組,最多不超過八個人排練歌曲,要求:聲音圓潤,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緒,要求加上動作。
——學生排練
——表演
——評價
——小結
——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
——介紹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父親是教師,自幼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808年開始,在維也納皇家教堂唱詩班任歌童并開始學習作曲。1813年,在其父親任教的學校任音樂老師,同時從事作曲。1818年辭去教師職務,專心從事作曲。因窮困潦倒、疾病纏身,一度依賴友人資助為生。后來,曾在宮廷任教幾年。1828年,因傷寒病逝世。
——介紹《致音樂》的由來:19世紀初,德國詩人肖貝爾寫了一首《致音樂》的詩。這首詩的第一段內容,闡述了音樂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趕走了心中的憂郁乃至生活給自己的打擊。這段詩的內容,與法國作家羅蘭的體驗是那樣的一致。他說:“當我生病的時候,莫扎特悅耳的音調,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護我……”當舒伯特讀到這首詩后,對起頗感興趣,于是譜寫了《致音樂》這首藝術歌曲。
——學習歌曲
——聆聽歌曲,邊聽邊帶著老師對作者與歌曲的介紹展開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學習旋律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把旋律唱一唱
——學生自己唱旋律
——學習歌詞
——請同學們用朗讀詩歌的聲音來有感情地把歌詞朗讀一次
——詞曲結合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跟著錄音機邊聽邊在心里面演唱歌曲
——請同學們用輕輕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老師指導唱得不對的地方
——用悠揚、動聽圓潤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學生自由組合,對本歌曲進行展示
——展示
——評價
——小結
——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的音樂課是非常輕松的一節音樂課,因為我想帶大家去欣賞一首非常幽默的樂曲,這首樂曲不僅有鋼琴獨奏的版本還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
——是什么呢?你聽聽:播放《幽默曲》
——學生馬上做出反映,表示聽過
——對,這是非常著名的樂曲,我們今天欣賞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來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樂》
——介紹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觸民間音樂,初步學會演奏小提琴和管風琴。代表作品有:《E小調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等。
——音樂分析:
幽默曲是一種風趣、愉悅的小型器樂曲。這種樂曲以節奏鮮明、旋律短小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較強。
——再聽:
本歌曲分為幾段?
——學生聽,分為三段
——分段欣賞,第一段:
本段運用了什么節奏型最多?(附點節奏最多)
——第二段:
本段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帶人們進入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之中)
——第三段:
和第一段有區別嗎?
——再完整地欣賞全曲
——小結
——師生再見
小學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欣賞《紅旗頌》,感受相同的曲調由于不同的表現而產生不同的情緒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驗調性轉換和速度、力度、樂器音色等音樂要素在作品中表現中所起的作用。
2、感受管弦樂曲《紅旗頌》的宏偉氣勢,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3、通過欣賞《紅旗頌》,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使學生聽辨出主題音調的不同速度和調性轉換。
教學難點:
使學生聯想不同速度的主題音調的情景。
教材分析:
管弦樂曲《紅旗頌》為作曲家呂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為“上海之春”的開幕曲首次演出。作曲家以充滿激情的筆觸贊頌了象征革命的紅旗,謳歌了中國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
作品采用《紅旗頌》單主題貫穿發展的三部結構,樂曲開始是引子,嘹亮的小號奏出以國歌為素材的號角音調,嘹亮的小號聲伴以長笛、短笛、雙簧管吹奏出明麗的顫音,小提琴則以滾動的平行七和弦音型為之襯托,展現出彩霞滿天、紅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壯麗圖景。
國歌音調經圓號反復顯得格外莊嚴,接著大號及低音弦樂器奏出國歌首句的音調,引出了以弦樂器在C大調上演奏的紅旗主題,這是深情無限的贊美,旋律優美,節奏舒展,富有歌唱性。
在鋼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閃動的音型伴隨下,給人帶來絢麗明澈、生氣盎然的感受。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動人情景在眼前呈現,巨人般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耳邊回響。“紅旗”主題提高一個大二度又一次響起。音樂更為激越高揚,人們的熱情也隨之奔騰激蕩。
樂曲的中部(展開部)抒情的頌歌主題仍保持相同的旋律,但通過速度的加快,附點音符的插入,變成了一首豪壯、鏗鏘的進行曲,這是中國人們在紅旗指引下英勇戰斗、一往無前大雄壯步伐。進行曲主題再次出現后,樂曲進入再現部。
第三部分是主題再現部分,氣勢磅礴的樂曲表現億萬人民在這歷史性時刻,盡情歌頌的情緒。尾聲的號角雄偉嘹亮,形成強勁有力的最高潮,樂曲氣壯山河。
教學準備:
powerpoint制作、教學磁帶、有關教學VCD資料
教學步驟與方法:
一、組織教學:
1、上課,帶領學生聽音樂《歌唱祖國》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聽到過歌唱五星紅旗的一些歌曲嗎?(學生:)剛才我們進來時聽到的這首歌曲‘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是一首歌唱什么內容的一首歌?(學生:)還有一首歌曲大家肯定熟悉《紅旗飄飄》‘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這也是一首‘歌唱五星紅旗’的歌曲’,歌唱五星紅旗的形式不僅有歌曲,還有很多詩歌、散文,大家肯定都分別聽到或看到過,但有一種只用管弦樂器演奏歌唱紅旗的音樂作品大家可能沒聽到過,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一起欣賞今天的學習內容管弦樂曲《紅旗頌》,從音樂標題來看,你怎樣理解其中的意思?”
學生:“……”。(歌唱紅旗、贊美紅旗)
2、初聽音樂主題片段,師:“作曲家是怎樣運用音樂的形式來歌頌紅旗呢?請大家帶著問題來感受音樂主題片段,‘樂曲情緒怎樣,你眼前聯想到怎樣的情景?’”(媒體展示)
學生:“……”。
3、帶領學生一起齊唱樂曲主題音樂,師:“同學們已初步感受到了音樂主題表現的形象,我們一起跟琴來唱主題音樂?!保ㄏ扔贸儆冒沓?/p>
三、分段欣賞
1、聽音樂引子
師:“同學們熟悉了了音樂的主題,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音樂作品的深處,去探究這首音樂用了那些獨特的音樂手法和技巧,大家帶著問題來欣賞音樂的引子部分‘樂曲一開始的音調你熟悉嗎?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調?你能聽出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學生:“……”。(引導學生說出音色嘹亮的是小號,音色圓潤的是圓號)如果說不出
師:“這么熟悉的旋律是由小號奏出引子,再由圓號奏國歌音調,作者為什么在樂曲的最前面使用國歌的音調呢?‘提示:同學們想想看,升國旗時要唱什么歌,那么就是為了讓我們聯想到國旗在冉冉升起。(媒體展示,并黑板版書:引子國歌音調為了讓我們聯想到五星紅旗慢慢升起的場面)
2、完整欣賞第一主題音樂:
1)師生:“當國歌響起,在場的人們神情和心情會怎樣?(學生:……)讓我們帶著問題來了解音樂中用了哪些音樂要素來進行形象的表達,聽聽‘樂曲主題音樂出現幾次,(兩次)
2)再次出現時音調有什么變化?師:“大家說的很好,音調的升高在音樂中叫轉調,老師讓大家感受一下轉調的手法會讓音樂形象怎樣?(更加鮮明)
3)師:“‘情緒又有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場面?’音調升高,情緒高昂的人們會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人群歡呼,紅旗如海)(媒體展示)情緒除了用高昂,還可以用歌頌、贊美,這是人們激動頌揚紅旗的主題?!?/p>
4)從這里我們可以總結出,把相同的旋律通過‘轉調反復’這一音樂要素使主題音樂更進一步發展,像是千言萬語用優美的旋律形象的向著紅旗傾訴。
3、副部音樂欣賞,師:“接下來,音樂又會怎樣發展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來欣賞下面
1)‘副部主題音樂,樂曲的力度與前面比較產生了什么變化?
2)(師:“樂曲從高昂的情緒變弱了,音樂有種娓娓道來的感覺,人們從看到紅旗的飄揚想到了什么?)你聯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師:“大家已初步的理解了音樂要表達的情感,我們先來跟琴視唱副部主題旋律,相信大家會理解的更深。先用唱名,再用‘啊’視唱一遍)師:“熟悉了旋律,說說樂曲情緒怎樣?(柔和抒情)這種娓娓道來的感覺,又想說卻又說不出,他們要面向紅旗說什么呢?感情有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紅旗是多么來之不易?。∶鎸t旗我們是百感交急,心潮澎湃)
3)‘什么樂器讓樂曲的情緒產生了變化?’師:“這種如泣如訴的音樂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媒體展示)柔和抒情音樂巧妙地運用了雙簧管的樂器音色,由雙簧管奏出如泣如訴的主題旋律,把我們帶入歷史的回憶中?!瓗状藶榱思t旗的高高飄揚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多少英勇的戰士拋頭顱、撒熱血,才換來我們紅旗高高飄揚的今天,我們把這段音樂用字母b”來標記。”(版書:雙簧管如泣如訴、柔和)
4)師:“從這里我們可以得出,音樂中運用樂器的音色可改變音樂的情緒和音樂形象?!?/p>
4、欣賞第二部分片段,師:“傾聽了雙簧管如泣如訴的傾訴,接下來聽聽音樂又給我們帶到怎樣的音樂場景中去,請大家帶著問題聽聽下面這段音樂速度、力度、情緒有什么變化?展現了怎樣的場景?這部分音樂速度、力度跟前面有些不一樣,它是樂曲的哪一部分呢?(引導學生說出速度加快、力度加強、音樂情緒堅定有力,進行曲風格:‘音樂的第二部分’,用第二段落表示)從這里我們應該可以明白,音樂中可運用速度、力度、節奏的變化等音樂要素令音樂的風格和音樂形象產生變化。”
5、欣賞第三部分片段:
1)師:“感受了進行曲的音樂風格,音樂又會運用哪些音樂手法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呢?再帶著問題欣賞‘這一部分音樂是樂曲哪一部分的重復?(引導學生說出第一部分的重復)樂曲的力度(力度更強)、情緒跟前面比較有什么變化?(情緒更加激昂)管弦樂器的演奏烘托出了怎樣的音樂氣氛?(熱烈的氣氛)’”
2)師:“從樂曲力度的加強、激昂的情緒以及管弦樂器演奏的熱烈氣氛中,我們可以聯想到國慶節時天安門廣場,會是怎樣的場面?’(人群如海、歡慶節日、歌頌紅旗、高舉紅旗,建設祖國的美好心愿),我們把這一部分分為第三部分,從音響效果和表現內容來看,樂曲的高潮在哪里?(第三部分)在這一部分音樂中,運用音樂力度的加強,充分發揮管弦樂器的音色,讓音樂變得更加輝煌,氣勢更加宏大?!?/p>
3)挖掘樂曲思想內涵:“從樂曲高昂的氣氛中表達人們怎樣的心愿?”(熱愛紅旗、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美好心愿)
6、介紹管弦樂器,師:“剛才我們一起初步感受了管弦樂器演奏《紅旗頌》,同學們說說管弦樂器是由哪些樂器組成的?(引導學生說出:管弦樂隊根據樂器的材質和演奏方式分為四個樂器組:
1)弦樂器組(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樂器組成)
2)銅管樂器組(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組成)
3)木管樂器(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組成)
4)打擊樂器組。)我們來看看這些樂器在演出中是怎樣排列的。”(媒體展示)
7、介紹作曲家:“我們了解了這么多,你知道這首管弦樂曲《紅旗頌》是誰作曲的?有一首歌曲大家可能聽到過,是這樣唱的:‘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這位作曲家的名字叫……(媒體展示),呂其明爺爺當時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寫下《紅旗頌》的:1965年,上海音樂家協會的指揮家黃貽鈞點名叫呂其明爺爺創作《紅旗頌》。他考慮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為背景,表現從黑暗之中走過來的人們對紅旗那種無比自豪的感情,把這樣一種感情融入到音樂中,要聽起來是民族的,呂其明爺爺還從國歌里面派生了一個主導動機,這就是我們在樂曲的最前面聽到的國歌音調,這個動機從引子中間一直到尾聲,等會我們在全曲欣賞中會感受得到,國歌音調全部貫穿在紅旗飄飄的形象中,等會我們在全曲欣賞中會感受得到,這些都確定以后,用了一個星期就完成了總稿。是不是非常了不起,有沒有一種想聽聽整首樂曲的強烈愿望?”
四、全曲欣賞
1、全曲欣賞,師:“現在我們帶著問題思考:
1)欣賞全曲,分析全曲分為幾段落?(引導學生說出三段,在音樂中基本用A+B+A(帶再現的復三部曲式)來標記。
2)分組討論談談聽完全曲的內心感受。
3)由欣賞的管弦樂曲《紅旗頌》聯系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你想到了什么?(啟發學生:熱愛紅旗、熱愛祖國、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2、老師總結:““同學們,老師真心希望今天的學習給大家留下美好的記憶,學會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熱愛祖國、熱愛國旗,讓自己的人生活得非常有價值,最后讓我們全體起立齊唱《歌唱祖國》結束這節音樂課?!?/p>
3、齊唱《歌唱祖國》出教室。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篇五
第一課時 唱歌《我愛銀河》欣賞《木星-歡樂使者》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我愛銀河》,能自主設計演唱形式并進行歌曲處理。
2.唱準兩個聲部,使兩個聲部的音色完美和諧。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準確把握悠長氣息的呼吸點,運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注意弱起小節的演唱節奏,把握樂句之間的起始,做到準確地起唱。
教材分析
歌曲《我愛銀河》為二段體(單二部曲式),歌曲的樂句悠長,需要演唱時氣息要連貫。另一個特點是每個樂句都是弱起,尤其是第一樂段的第二樂句從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較難準確把握,需多加練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觀看銀河知識介紹視頻,激發學生對探索星空奧妙的熱情。
2.欣賞歌曲《我愛銀河》,感受歌曲的情緒。
教學要求:學生認真聆聽,了解歌曲內容。
師: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學生談感受)。
二、《我愛銀河》歌曲學習
1.聆聽歌曲《我愛銀河》。
教學要求:教師提出聆聽要求。
師:請同學邊聽歌曲邊注意觀察初始小節的特點,樂曲第一樂段分幾個樂句,都在哪劃分?
生:歌曲的起始小節都不夠節拍。
生:第一樂段一共有四個樂句,樂句都在每個小節第三拍的位置上劃分。
2.學習弱起小節。
教學要求:老師帶領學生練習在弱拍時進入歌曲演唱。
3.練習歌曲前四個樂句的演唱。
教學要求:學生劃拍演唱歌譜。
師:請跟琴進行演唱,注意弱起樂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樂句的準確起唱,還要注意第一、三樂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注意唱準旋律。(學生練習,老師針對問題進行糾正。)
4.演唱歌詞。
教學要求:鼓勵學生用統一的聲音、連貫的氣息演唱歌詞。
師:歌曲演唱注意要有足夠的氣息控制聲音。八度的大跳,音區的頻繁變換,容易造成聲音不統一的現象,跟琴練習一下。
教師引導學生練習氣息自如呼吸的演唱技巧。指導學生不要低音區壓著唱,中、高音區喊著唱,努力使不同音區的聲音基本統一起來。演唱歌曲時,力度要隨旋律線的起伏而變化。在唱河、我、起、爍字時要輕而親切,注意連音線的時值。
學生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第一樂段。
5.第二樂段及二聲部學習。
教學要求: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二樂段(合唱部分)。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第二樂段歌譜。
(1)在學習歌譜時,先讓學生學習高聲部的譜子,熟悉第二樂段的節奏。
(2)視唱歌曲二聲部旋律。
(3)引導學生注意唱準幾個音程,唱滿延音線的時值(五拍)。
(4)完整視唱歌譜。教師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演唱高低聲部。第一遍,要求低聲部唱出聲,高聲部張嘴默唱;第二遍,要求低聲部唱出聲,高聲部弱唱;第三遍,要求低聲部唱出聲,高聲部一句強、一句弱地變化力度演唱。直到能聽到他人演唱的聲部,又能自如地演唱自己的聲部旋律。然后,兩組學生互相交換聲部練習。
(5)跟唱歌詞。
教學要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氣息唱好連音,并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師:合唱結尾最后兩個音“銀河”,第一聲部相當難唱,因處在較高的聲區、時值長,用急吸慢呼的氣息控制方法來演唱。
師:告訴同學們一個演唱二聲部的竅門,就是能夠在唱自己的聲部時關注其他聲部演唱。我們來試一試。(指導學生練習)
三、歌曲處理
1.提問:歌曲用優美的旋律表現了對銀河的贊美。你覺得應該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現這首歌曲?
教學要求:學生討論選擇演唱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演唱方法。
2.學生活動:設計領唱、合唱的形式,跟隨《我愛銀河》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3.師生互動:教師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二聲部演唱,比一比哪個組演唱的聲音連貫、氣息悠長,音高、節奏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的歌曲節奏舒展,同學們一定要控制氣息的分配。請同學們課下練習急吸慢呼的方法幫助我們提高歌曲的演唱技巧。
第二課時 唱歌《藍天向我們召喚》欣賞《天地之間的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熱情的學唱歌曲和處理歌曲。
2、過程與方法:充分運用視聽結合的方法學習歌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自豪、熱情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歌曲教學
教學難點:感受歌曲雄偉壯觀的旋律
教材分析:
《藍天向我們召喚》為大調式,兩段體。第一樂段音區較低,曲調具有敘述性,20xx年10月,我國首位宇航員楊利偉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勝利返航,轟動了世界。也在廣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潮。這首歌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教學方法及手段:視聽結合的方法教學
教 具:手機、藍牙音頻接收器、音箱
板書設計:
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同學們,夜晚的星空是美麗而神秘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就像是一雙雙眨動的眼睛。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二單元:星空暢想的第一首歌曲《我愛銀河》,同學回憶一下;這首歌曲要我們以怎樣的情緒去演唱(富有幻想地),那富有幻想地演唱要求我們用怎么樣的速度、力度去表現?(速度:緩慢;力度:稍弱的),你還能用怎樣的音樂方式表現這種富有幻想的音樂?(樂器的選擇上會采用弦樂,如:小提琴的獨奏,在演唱方式上會采用童聲獨唱和童聲合唱等),好,現在我們就用這種富有幻想的情緒來演唱《我愛銀河》。
同學們,同是表現星空的歌曲,我們來聽聽這首跟我們學習過的《我愛銀河》有什么不同?(師播放:《藍天向我們召喚》, 在播放時師板課題:藍天向我們召喚
二、新課教學
(一)初次聆聽,掌握歌曲演唱情緒。
1、誰來說說《藍天向我們召喚》這首歌曲與《我愛銀河》在情緒和節奏等方面上有什么不同?
歌曲情緒:《藍天向我們召喚》樂觀、自豪的,《我愛銀河》抒情優美,富有幻想地。節奏:《藍天向我們召喚》緊湊、跳躍,《我愛銀河》比較舒緩。在速度上《藍天向我們召喚》稍快而《我愛銀河》則稍慢。力度上《藍天向我們召喚》較強而《我愛銀河》較弱。
(二)再次聆聽,了解歌曲含義。
2、請同學們看著課本再次聆聽歌曲,并說說對歌詞的理解和感受。注意結合課本中的第一個問題,說說“向航天英雄們學習些什么?”
師:同學們知道9月27日我國發生了一件令全世界人都為之矚目的事情嗎?
9月27日下午,(出世圖片)當翟志剛跨出神七的艙門,向浩瀚的太空邁出中國人的第一步時,相信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感到心潮澎湃,激動萬分。這是我們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是劃時代的太空行走,近距離的接觸,幾千年懷抱的相思與夢想,在此刻成為現實。同學們,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行走于太空之間,只是中國太空戰略計劃的一站而已,還有更為艱巨的科技研發與創新等待著我們去完成?!端{天向我們召喚》是在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勝利返航后,在廣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潮。這首歌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學唱歌曲
1、好,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學習這首歌曲。聽老師范唱一遍。
2、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藍天向我們召喚》為大調式,兩段體A+B。第一樂段音區較低,曲調具有敘述性。第二樂段是二聲部合唱,旋律激昂,豪邁,充滿自豪感。
3、輕聲跟錄音學唱歌曲第一樂段的歌詞及歌譜,這部分旋律節奏比較多樣,其中四分音符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頓音的運用使旋律更加生動。
請同學們把感覺難唱的部分找出來。
(弱起小節、頓音記號、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附點音符的運用使旋律更加生動。)(師板書)
4、學唱合唱部分的第一聲部。初步學唱會后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旋律,使學唱更加理性,也可使學生養成分析樂譜的好習慣。
5、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聲部。
6、演唱第二聲部:A、聽范唱中的旋律。B、教師范唱,讓學生多次聆聽旋律。C、指導重點升記號的運用。D、隨著音箱獨自演唱。E、師生合作,老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注意聲部間的和諧。
教學過程預設:
1、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變聲期,有點不愛開口唱歌,本課是歌曲教學課,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方法唱歌,也要注意不能讓學生的聲帶疲勞。
2、這首歌曲的二聲部部分很難掌握,特別是第二聲部中有升半音,更是不容易唱準,教師不讓學生做理性掌握,感性認識就可,否則學生會感覺學習枯燥無味。
3、六年級學生對音樂元素應該有理性的認識,但是教師應避免說教式教學樂理知識,而應該結合中歌曲和生活元素進行講解,明白而易懂。
4、教案是預設的,課堂是生成的,教師要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去演繹自己的課堂教學,去創造自己的教學特色。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了解歌曲創作的背景及貝多芬對人類音樂的偉大貢獻。在學習中聯系創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當人們都成為兄弟時,人類才能得到幸福
教學重點:
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學習他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格,并且運用樂器編小合唱。
教學難點:
跨小節的切分節奏,要唱足時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見一位音樂圣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教師彈奏《獻給愛麗斯》片段,請學生說出是誰的作品。
2、提問:①你還聽過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為什么被稱為“樂圣”?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3、現在老師就帶大 www.huzhidao.com 家走進美妙的音樂殿堂,去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進音樂圣人——貝多芬
1、通過聽故事談談你對貝多芬的認識。
2、結合課件簡介“樂圣”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急于把他培養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并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
三、走進名曲——《歡樂頌》
1、欣賞《歡樂頌》
①結合課件通過欣賞《歡樂頌》的演出盛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提問:聽完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學唱《歡樂頌》
①提問: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這首歌?
②試用學生提出的方法學唱,解決難點。
③全體齊唱,相互評價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
④教師指揮,全班有感情地齊唱。
四、拓展、延伸、運用
1、教師出示沙錘、串鈴、雙響桶、碰鐘、三角鐵,學生齊答這些樂器的名稱,并找個別同學示范演奏方法。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將《歡樂頌》這首歌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這些樂器自編合唱。
3、分組上臺表演,相互評價。
4、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合唱要“動”起來,要有創新,應在隊型和變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結
1、用一句話說出你了解的貝多芬。
2、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
小學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七
一、自我介紹
隨著清脆的上課鈴聲,我們的音樂欣賞也即將開始。我是來自泰師附小的一名音樂老師,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師就可以了。
二、導入新課
從外國人唱《茉莉花》引發學生自豪感,從而更加認真得去感受歌曲的優美。
過程:
教師導語:季老師教音樂,也會講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樓蘭國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名叫圖蘭多,但也很殘酷。據說她給來自各國的求婚者提了個條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個問題,就可以娶她,并贏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頭。因此很多人包括國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劊子手們又在磨刀了(開始播放話劇片斷)
原來有個韃靼國王子也被圖蘭多的美貌打動,決心不顧一切要娶到圖蘭多,對圖蘭多提出的`三個問題,對答如流,終于獲勝,可圖蘭多仍不甘心。這時,王子倒慷慨地來幫她,請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沒有猜中圖蘭多的謎語那樣,被處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場面)此夜,全城無人入睡,百姓和僧侶們都在向月神祈禱,希望圖蘭多誠服,從此結束殺戮。瞧,月亮出來了,僧侶的祈禱樂響起(茉莉花的旋律響起)
或許就是這動人的音樂感化了美麗殘酷的公主。終于她良心發現,從此改邪歸正。音樂的魅力在這一時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聽過?有誰能哼唱兩句給大家聽聽?
是的,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們江蘇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沒聽過沒關系,老師告訴大家,這首曲子原本是我們中國江蘇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樂使上的地位嗎?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剛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劇之王普契尼所創作的歌劇《圖蘭多》的片斷,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見這首歌是很受歡迎的。(停頓)還有更早的,英國人190多年前就把這首歌寫在書里印刷出版了。
三、欣賞《茉莉花》與活動
1、歷史簡介
在中國,這首歌更是歷史悠久。誰來把大屏幕中次連貫成一句話介紹給大家。(據史料記載,《茉莉花》最早發源于江蘇揚州,大概是明朝時期,原來的歌名是《鮮花調》。)
2、聽旋律
老師今天帶來一樣樂器,認識嗎?(對了)這叫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們的民族樂器來演奏才能體現它的韻味。下面就請大家來聽一聽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學生狀態,“抓住”聽得入神的同學:“老師發現有些同學聽得很入神,老師也一樣,快要被著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們能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們的感受嗎?比如說,用手來表示聽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師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顯示歌詞)
先在江蘇地區廣泛傳唱,清朝時期定名為《茉莉花》。一起聽一聽,邊聽邊留意一下歌詞,看看歌詞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詞、播放黑鴨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間過門提示學生唱一唱)
學生回答問題: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真的有這么香嗎?我們一起來切身體會一下。(噴灑空氣清新劑)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真的那么白嗎?老師這里有幾張照片一起來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仿佛刻玉雕瓊。該花原產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早在宋代傳入我國。
自明代起,揚州已有少量茉莉引進種植,但大批種植至少始于清光緒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總是在人們的傳唱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茉莉花小巧玲瓏,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經過多年的傳唱之后,也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學易唱??梢哉f就是幾歲的孩童也時常將它掛在嘴邊。(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現兩首歌的旋律(簡短的一句)。學生對比,知道的確發生了變化。
6、師生互動,說說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實茉莉花并不僅僅可以用來觀賞,你們知道茉莉花還有什么用嗎?(泡茶、入藥、做成工藝品等)
老師今天帶來了新鮮的茉莉花茶,我們一起來嘗嘗。
一邊泡茶,一邊介紹茶道。
要說這泡茶呀,可是個非常講究的活兒。茉莉花茶屬于綠茶,一般是將少量茶葉放在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加入開水。水溫不能太高,80℃左右即可,如果溫度太高,就會傷害茶葉,影響茶的味道。
所以倒水就很有講究。水壺要高些,這樣水會在進入杯子之前降低些溫度。水壺在倒時要忽高忽低,這樣的倒法還有個好聽的名字——龍鳳三點頭。這樣就使茶葉在杯子里翻滾,讓香味能夠迅速得散發出來。
請幾位同學來嘗一嘗。說說著茶的味道如何。先聞一聞(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剛進口怎們樣?(有點苦)再喝一口呢?(還是苦)那么閉上眼睛,吸一口氣,再感覺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陣清香)是的,苦后方覺甘甜正是這品茶的精髓,這里面也蘊藏著人生的哲理——經過艱辛和付出后的得到甘甜才最為珍貴。
7、學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聽歌,老師非常高興。大家覺得呢?這自古阿,高興時必當高歌一曲。老師有個提議,不如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茉莉花》如何?
小學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教學目標:
1.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2.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奧林匹克知識。
學生匯報完后,師總結。
導入欣賞內容《奧林匹克號角》。
2.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師簡介作品。
(3)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緒?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節奏有何變化?與第一主題有何不同?
聽賞第三主題。
這段旋律與第一、二主題又有何不同?
(4)總結曲式結構。
(5)完整欣賞。
(6)欣賞了這首樂曲后,請說一說你的感受。
3.觀看錄像片段:體現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的資料。邊看邊再次聽賞。
4.總結。
通過欣賞樂曲,使學生學習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
課后反思:
在上完欣賞管弦樂合奏〈奧林匹克號角〉一課后,針對自己的教學雖然有欣慰的地方,但多少還有令我遺憾之處?!秺W林匹克號角》是為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而創作的。樂曲高亢激昂,向全世界傳遞著友誼和真情,鼓舞著運動健兒們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在欣賞樂曲之前我先把管弦樂隊編制及樂器做了介紹。在介紹樂隊編制時,我介紹了管樂有銅管組(小號、圓號、長號、長笛、短笛等),木管組(單簧管、雙簧管、大管等),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豎琴等)。在介紹時我只采用了語言描述的方法。課后我覺著在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下這些不夠,我應該給他們找一些相關圖片和音響資料,讓他們從視覺、聽覺上立體的把握樂器的特征。在欣賞樂曲時,我讓他們帶著問題先聽了一遍。然后分段再聽。讓同學門在我的引導下自己去感受樂曲的兩個主題及不同樂器所表現不同的音樂等。經過這一個月的音樂踐工作,我收獲到了很多,講臺雖小,卻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發揮余地和想象空間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篇九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綜合訓練:旋律連接。
2、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一聲部學唱。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親切、熱情的演唱《黨的關懷親親的哩》,抒發他們對黨的真摯情感。
2、通過旋律連接的填空練習,培養學生對旋律創作的興趣和初步的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一聲部部分。
教學難點:旋律連接的填空練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書第40頁綜合訓練1)
注意:用稍快速度來演唱,注意聲音要連貫,音階要清晰,口形要正確。
二、綜合訓練
1、兩人為一組,念熟第一條樂句譜子,再跟琴唱一唱。
2、(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樂句旋律特點。)
學生討論:這條樂句旋律上有什么特點?(注意觀察每一個音符)
結論:骨干音是“do”、“mi”、“sol”,第一樂句落在屬音sol上,有半終止感,這條樂句結尾應該落在do上。
3、兩人一組,討論創作旋律。
跟教師的琴聲唱一唱,看誰連接的流暢、通順。
4、(第二樂句處理辦法同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骨干音是“la”、“do”、“mi”,該句為五聲羽調式,結束音應該落在la上。
三、學唱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1、教師介紹黨帶給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
(講一些革命、改革開放的事情給學生聽一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聽錄音范唱,請同學跟著用la來哼哼。
請學生說說,這首歌曲特點,聽后感受?
3、學唱曲譜:
兩人為一組,將歌曲的歌譜讀熟。教師帶領復讀。
跟琴視唱曲譜。
4、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跟琴視唱歌詞。
反復練唱。
四、聽音樂下課。
板書設計: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稍快熱情民歌風格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學唱。
2、歌曲處理。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親切、熱情的演唱《黨的關懷親親的哩》,抒發他們對黨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學唱。
教學難點:運用各種力度記號來唱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同前節
二、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學唱。
1、以獨唱、齊唱的形式檢查學生對第一聲部的掌握情況,抽查5人次。
2、全體學生唱一遍歌曲。
教學生第二聲部,掌握節奏。
3、師彈琴,讓第一聲部用“u”,第二聲部用“mi”唱。
4、把歌曲加入進去,讓學生體會歌曲與詞的結合。
把學生分成兩個聲部,以親切、熱情的情緒唱好歌曲。
三、歌曲處理:
1、集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請同學觀察:書中出現了哪些力度記號?
把它們找出來,分別唱一唱。
3、這首歌曲與以往我們學過的不同,出現了很多間奏?
提問:有間奏就代表休止嗎?
我們應該怎樣演唱這一部分?
練唱。
4、找出這首歌中出現的一些襯詞和疊詞。
“嗨”、“的哩”、“高高”、“長長”……
著重練一練這幾個詞的演唱。
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四、黨對我們的關懷真的是親親的。下節課我們來欣賞一首《北京喜訊到邊寨》。大家自己來體會。
板書設計: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力度變化:
強―中弱―中強―強―中弱―很弱―中弱
課后小記: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模唱的方法,唱好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頓音,使演唱更加生動。
2.兩聲部合唱,做到節奏和音準基本準確。
3.從神舟六號、七號的成功發射,引出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樹立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難點
學唱合唱部分的第二聲部,學習的方法同第一聲部,但要特別注意“#4”和“#5”的音準。歌曲兩個聲部聲音要統一,注意二聲部每個樂句的第一小節兩個聲部節奏錯開對應,要求學生要掌握好。
教材分析
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為大調式,二段體。第一樂段音區較低,曲調具有敘述性,兩個樂句并不對稱,但具有平衡感。第二樂段為合唱,在每個樂句的第一小節兩個聲部節奏錯開對應,其他各處節奏均相同,甚至連旋律也有多處相同,為支聲性的二部合唱。歌曲的難點在合唱的第二聲部,即“#4”和“#5”的音準,教學時應特別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看宇宙飛船飛天視頻。
教學要求:介紹神舟六號航天飛船和航天英雄楊利偉,激發學生向往藍天的激情。
二、歌曲學習
1.初聽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
教學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緒。劃分樂曲的段落。
師:請同學們說說歌曲的情緒,歌曲劃分為幾個段落?
生:歌曲活潑歡快,演唱時節奏感很強有一種很自豪的感覺。
生:樂曲分為兩個樂段。前四句是第一樂段,分聲部的部分是第二樂段。
師:感覺很到位。分析得很準確。
2.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教學要求:了解第一樂段特點。弱起小節,旋律中出現了四分附點、八分附點和切分音等節奏,指導學生演唱。
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樂段的節奏有哪些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師:其中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頓音的運用使旋律更加生動,但也增加了學唱的難度,我們來隨錄音模唱。
學生進行練習。
老師指導學生跟隨琴聲劃拍子學唱。
3.學習歌曲第二樂段及二聲部。
師:學唱合唱部分的二聲部。(從2音開始,高聲部向上級進到3,低聲部向下級進到1,如此,高低聲部形成三度和聲音程。兩個聲部保持三度音程不變,同時下行。兩個聲部音程距離較大的地方需要重點練習。)
師:合唱部分注意二聲部每個樂句的第一小節兩個聲部的節奏是錯開對應,我們來練習。
師:還要特別注意“#4”和“#5”的音準。(引導學生練習。)
4.兩個聲部合唱練習。
教學要求:啟發學生用活潑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通過兩個聲部的和諧演唱,更加完美地表現歌曲內涵,表現出少年兒童積極向上、立下遠大志向為國爭光的精神面貌。兩聲部合唱,做到節奏、音準基本準確。
師:這首歌曲的情緒活潑有一種緊張積極向上的感覺,讓我們注意附點音符的唱法,使我們的歌聲有一種向前推動的感覺,請同學們體會一下。
學生進行演唱。
師:演唱“飛吧飛吧”時,兩個聲部怎樣利用力度的變化把歌曲的層次表現出來?
生:輪唱時第一聲部強一些,第二聲部弱一些;合唱時兩個聲部按照旋律線的起伏變化運用力度變化表現歌曲的音樂特點。
5、跟隨《藍天向我們召喚 》伴奏完整地演唱。
三、課堂小結
通過同學們演唱歌曲和兩個聲部的合作,我們感受了音樂的內涵。讓我們為探索藍天、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努力學習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10篇《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更多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我。
本文由用戶xiaoxi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qingqu1.cn/21963.html